<資訊>
8/23/2008
[食記] 桃園南崁。李.西餐廳 M&L Restaurant
<資訊>
7/14/2008
Goyas Ghosts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本電影的女主角依妮絲(娜塔莉波嫚)長期為哥雅畫作中的模特兒,擁有天使的臉孔以及一顆純潔、虔誠的心。她是一位富商的小女兒,就連當時到哥雅家讓哥雅畫肖像畫的羅倫佐也不僅多看了

看到這種酷刑呈現在我眼前,我嚇了一跳,因為不久前我才讀過一本書《維納斯的誕生》,書裡提到了這種酷刑,書中寫到「吊墜刑的目的是要擊垮你的意志,同時摧毀你的身體」,受過酷刑的生還者走路時,四肢會抖動不平衡,可對照羅倫佐受託探監時,依妮絲完整的手臂,可能露出了一點破綻,因此有點不完美。不過娜塔莉波嫚在整部電影中如此犧牲的演出,還是就省略過這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吧。這部電影大部分的情節是繞著羅倫佐教士打轉。這位擁有著奇特五官的演員,因為在《險路勿進》中的變態殺手演出,讓我感覺到他演出這個角色的爆點,也就是一位如此虔誠以及嚴峻的教士表面下的世俗肉慾。他的五官讓我覺得他是一位嚴厲、意志力堅強的角色,但導演卻讓他如此輕易的表現出他對肉體的慾望以及對權力的求取若渴的態度,就是這種兩極化態度,讓他的面孔在我腦海中縈繞不去。而富商動用私刑,也以同樣的吊墜法對付羅倫佐時,他如此容易屈服,並在有隕名聲的自白書上簽名,明白地刻劃出人性中的懦弱。看完這場鴻門宴的的情節後,羅倫佐的命運驟時改變,由一位高權重的教士成為遭受追殺的喪家犬。而哥雅則在旁忠實地劃下了這一切。
哥雅在這一時候,耳朵漸漸的失去聽力,但無損他的聲望。法王路易十六被人民推下位,擁有統一歐洲願望的拿破崙命令攻下西班牙,將其成為法國的屬地時,哥雅則鎖在房間裡觀看著戰亂,他說「我看得見砲火的火光,卻聽不見砲火」,或許他是幸運的,他也得以在旁更寫實地畫出法國士兵的暴行。而隨著法國政府在西班牙建立政權,宗教法庭被解散,受到囚禁的罪人們因此獲得釋放。電影的女主角再次出現在我們眼前,不過她已歪嘴,皮膚長瘡而且瘦弱的不成模樣。營養不良以及缺乏日照剝奪了她少女的豐滿身軀以及滑嫩肌膚,讓她擁有一個嚇人的鬼模樣。依妮絲回到家,眼看自己的父親以及哥哥被法國人殺害陳屍在家中,她欲哭無淚。在她遇見哥雅並寫出自己的遭遇後,哥雅決心要幫助依妮絲找回她在獄中所生的女兒。這女兒的父親正是受到依妮絲肉體勾引的羅倫佐。
而機緣巧合,法國代理政府的主事者正是那多年前逃亡法國的羅倫佐!他譴責宗教,打壓宗教法庭,並大聲讚揚當時他視為異端的伏爾泰的作品,他深信法國的「自由、平等、博愛」,也熱愛這個給他重生機會的國家。但是一個人不論如何改變,他終究要面對自己的過去。羅倫佐不肯面對自己與依妮絲的過去,就決定抹殺這一切。他把依妮絲送去瘋人院,欺騙哥雅,更欺騙自己相信依妮絲發瘋編造出他有女兒的故事。但就是這麼巧,哥雅看見了一位長得非常像依妮絲的少女,這位名叫愛利西亞的賣淫女子正是十幾年前因為羅倫佐屈服於肉慾而對依妮絲不軌的結果。羅倫佐雖

電影結尾的感人畫面是依妮絲抱著小女孩,手裡臥著躺在板車上、斷氣的羅倫佐的巨大左手,親吻著他的手,僅僅地根隨著他。一群小孩圍著移動的板車唱歌跳舞,而哥雅則在後叫著依妮絲。這一幕應該是悲傷的,卻建構中一種田園詩般的快樂與知足感。歡欣鼓舞的小孩,繞著裝載農作物(羅倫佐的屍體)唱歌,一位少婦抱著娃娃滿心歡喜的與夫君走在回家的路上。昏黃的夕陽、雀躍的小孩以及純潔的少婦,這幅美好的畫面卻呈現了最深沈的悲傷,就像哥雅的畫作一樣,讓我看了久久無法釋懷。
我喜歡這個結尾,雖然看完我對哥雅的瞭解沒有增加(不像《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那樣專注在維彌耳的一幅畫上以及繪畫的情境與條件),卻看到哥雅作為一個畫家盡責地呈現歷史的用心,也看到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
Goya's Ghosts - Trailer
12/04/2007
《布拉格練習曲》Empties
我一直都很喜歡捷克片,我所看過的幾部片都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逗趣的對話和異想天開的想法。我曾經在捷克自助旅行了兩個禮拜,深深感覺到這個國家的人民是如此的愛好歡樂,而首都布拉格更是熱鬧的不像話。可是離開了首都或是觀光景點,我所見到的又是未整修的道路、老爺巴士以及扔在路旁任由生鏽的汽車,這種矛盾存在於同一國家讓捷克對我特別充滿了吸引力。
因為跑錯電影院,當我坐下的時候已經開始十分鐘左右,錯過開場。一進去就聽到觀眾哈哈大笑,想必這也是部超爆笑的電影。外型酷似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的男主角是位退休的學校教師。但是人老心卻不老,老伯伯卻不安於室,老想往外跑。這種心態讓他的妻子非常的不悅。一天,老伯發現一件讓他心動不已的差事:快遞員。布拉格的地勢有高有低,而且有許多大石子路,要在這裡騎腳踏車可需要一點技巧。而老伯卻想跟年輕小伙子比賽,在這個追求速度的快遞業裡爭奪第一!老伯的太太說他瘋了,可是卻一點也不減少他調整腳踏車的勤勉,準備明天騎上鐵馬征服布拉格快遞業,這種雄心壯志真不輸給小伙子。穿上禦寒衣物在積雪的道路上疾馳,老伯拿著對講機遞送著一件又一件的任務。一切似乎很順利的時候,老伯騎著車下坡,卻一不小心飛了出去!我想導演在這裡有點誇大吧,老伯飛出去還把路旁的欄杆都撞倒了,因此一隻腿打上石膏,他的夢想也破滅了。
一心不服老的老教師過不久又活蹦亂跳的吵著要出去,這次夫妻倆去超級市場買菜。但這下可好了,老伯去回收玻璃瓶的時候看到了要徵回收櫃台人員的消息,於是馬上去應徵,隔天就上班了。老伯在這裡可以接觸到許多人,他也樂得跟許多人交朋友,甚至還為他的同事 — 殺妻未遂又沈默寡言的軍官 — 撮和了一段姻緣。這位月下老人深怕自己功力減退,竟然又為自己剛離婚的女兒撮合,這次的對象是以前學校的副校長。這些種種的趣事,都是因為在回收櫃台做事而發生,這裡成為老伯的生活重心,也更惹的太太抱怨不斷。
不認老的伯伯在回收台時有位總穿著低腰褲或群子的辣妹來退瓶,而在辣妹右邊髖骨上有著一條條,類似計數的符號。老伯一邊欣賞辣妹的身材之餘,一邊與一個年輕同事猜著那記號是什麼意思。結果兩人達到一致答案,那是辣妹男朋友給她高潮的次數。從這開始,終於點出了老伯不服輸的真正目的,他想證明自己還能“辦事“。他要他前女婿給他一些藥,可讓他再雄糾糾的出征,所以戴上了檢測儀器。而一天下午,辣妹又來了,而記號的數量又增加了。這更令老興奮不已布以,便靠在櫃台上欣賞著上門的女顧客她們透過陽光照耀而從薄裙後若隱若現的臀部與美腿。而他每晚的春夢的內容愈來愈豐富,但每每在重要時刻就醒了,讓他難過萬分。這一天,他到女婿那裡去看檢測報告,女婿說他很正常,可以作戰他便等著機會來臨。有一天機會來了,學校老師說很想他,想跟他單獨見面。他準備鮮花、美酒到了女老師家門,按下電鈴,開門的卻是他先生!!自此,他終於放棄了。
老伯在超市裡發展自己的長才時,他太太則在家裡教德文。一位在市公所做事的員工每天只學著如何正確的講“我愛您“。結果,竟然發現他的對象正是老伯的太太。王先生(市公所職員)說她是“優雅又嚴肅“,這真是形容的好。對我自己來說,德國的事物正是優雅又嚴肅,完全符合我內心對德國的定義。
多虧老伯,他的同事結婚了。證婚的正是那位崇尚德國精神的王先生。參加婚宴時,老伯先回去了超市一趟,發現新裝了一部回收機器,老伯黯然的辭職離開。因為這樣就再也無法和大家聊天、打屁,而只能待在冷冰冰的機器後收拾殘局。回到婚宴,他看到了辣妹,也發現其實她腰上的記號竟然是計算啤酒數的,老伯的美夢又破碎一個,玵看到王先生正在和太太高興的跳著舞,他卻無來由的忌妒起來。老夫老妻的結婚四十週年即將來到,老伯帶著太太去搭熱氣球。原本是一個美好的禮物卻陰錯陽差的出了紕漏,兩人飄向天際不知會到哪裡。樂天的老伯不斷的安慰著太太,而太太卻不斷的說他們要死了。這段旅程似乎是電影的真正目的,想表達出老伯其實深愛的還是自己的老婆。盡管有這麼多誘惑,有這麼多機會,老伯還是覺得自己活了這麼久,最愛的永遠還是她太太。熱氣球之旅很好笑,但也很溫馨。
11/25/2007
《大吉嶺有限公司》The Darjeeling Limited
片子的開頭有部短片,說的是一個離開家鄉在巴黎騎士旅店 Hotel Chevalier 住了好長一段時間的衛傑克的故事。一開頭,我就覺得有點好笑。傑克用流利的法語點餐,可是卻不知“起司三明治“怎麼說,於是用“英文“問櫃台應該怎麼說。而櫃台也告訴他是“Sandwich fromage“,表示櫃台也是會說英文的。哈哈,這或許就是 Winders 的幽默之一。或許傑克每天點的都一樣,但今天點了新的 Sandwich Fromage,也或許說明傑克想以說法文來獲得一種身份認同?
女友的意外拜訪,讓傑克非常的驚訝,因為他是刻意躲避所有人到巴黎來的。兩人這麼長一段時間不見,自然渴望身體的高潮,可是傑克卻很無情的說分手後,他再也不想跟她做朋友,澆下一桶冷水。短片以兩人在陽台看風景結尾。這部短片似乎與片子並無很大關係,卻算是提早透露出魏傑克的心情故事。
Bill Murray 在開頭出場,以追趕不到火車帶出了片中主角衛彼得(Andrien Brody《戰地琴人》) 及片名。然後鏡頭拉過整列火車,從猶如集中營的髒亂、簡陋的低等車箱到臥鋪(這裡可以看見捧著PowerBook用一隻手打字的布蘭登)到餐車再到了預定的車廂。一打開車門,看見了不陌生的傑克,以及出了車禍的法蘭。三兄弟失聯很久,一見面必定有許多事情要抱怨,不過大哥法蘭一開始就訂下協議,就是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三人同意後,到了餐車去喝酒、聊天。在這一餐中,顯露出三兄弟的個性:法蘭事業很成功,是個很愛指使旁人去做事的有錢人,但缺少與人的互動(這一點後來發現是遺傳至媽媽);彼德是個個性很固執的性情中人,雖然表面喜歡故作冷酷(老是帶著爸爸的墨鏡,似乎可以遮蔽自己的真實感情)卻是一個最具有感情的人;傑克是個作家(好像家族裡的老么都比較會從事這類工作?),沈默寡言、猶豫不決,但是個獨立的 Love Child(他對性很直接,有很多的情感急於向別人宣洩,但love child也是個私生子,看不出傑克是受誰影響,所以有此猜測)。
三兄弟輪流述說近況,彼德“搓搓臉“(Robby,傑克為彼德取的綽號)吃了頭痛藥,接著傑克也拿了感冒藥出來,法蘭則拿出超強止痛藥,三人索性交換吃藥,以求最大止痛效果惹的鄰桌的兩位健壯德國女人白眼。之後的對話,則是幽默中帶著濃濃的敵對味道,令我不禁懷疑三兄弟能不能完成這趟“心靈之旅“。傑克拿出他最近寫的一個故事,內容並未向觀眾仔細陳述,但是會在片子接近結束時以一種回憶的方式來呈現這個故事。彼得看了,跑到廁所裡偷哭,而法蘭之後看了也覺得寫的很好。這個故事寫的是三兄弟參加父親葬禮前所發生的事。聲稱自己是父親最愛的彼德堅持要到修車廠拿老爸的車子參加葬禮,在與車廠老闆爭執的同時,法蘭接到電話獲知母親無法參加葬禮。這個插曲也就造成了這次心靈之旅的主要目的:尋找母親。
Wes Winders 的獨特風格在列車上以及千牛殿裡展現無疑,荒謬的事件曾出不窮,而充滿衝突與矛盾的對話也令我在心中不斷的揣測其中的含意。而最主要的則是,如同《海海人生》,看他的電影就是參加一場解迷之旅。他可以讓我完全專注在現有的劇情,不會想要去猜測劇情會發展成如何,真實呈現出一個人的生命成長。過多的猜測都是無用的,事情就是這樣發生的。
在經過打破香水瓶、抽煙、毒蛇、吃藥許多荒謬事件後,列車長把三兄弟趕下車,還有一大堆行李箱。傑克的露水情人,瑞塔則給了傑克一袋子藥,患有禿頭症的布蘭登小精靈也辭職,便與列車消失在黑暗中。三兄弟失望之下,做出決定結束這場心靈之旅,分道揚鑣。在路上看到同樣也是三兄弟的當地小孩渡河,卻不幸墜落急流中(但我覺得這條河應該很淺)魏氏兄弟奮不顧身的前去搶救,彼德不幸與其中一個小孩被急流衝到下流。彼德流著血抱著身軀冰冷、沒有氣息的小孩上岸,讓彼德很傷心。被趕下列車的魏氏兄弟決定結束心靈之旅,沒想到心靈之旅卻在這時展開。彼德的心情降到了谷底,他這時也放下了冷酷表情,流露出真實情感以及未能拯救小孩的愧疚。參加小孩的葬禮讓他們想起父親的葬禮,這時便上映了三兄弟(雖然傑克一直說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虛構的)參加葬禮之前的故事。這時,我又得拿來和《海海人生》比較,Wind Wenders 似乎以死作為電影旅程的轉淚點。《海海人生》中以 Zizou 船長私生子的死亡而堅定了一定要尋獲五彩鯊的念頭,而這部片則以小孩的死亡來決定三兄弟一定要見到母親的決心。
三人到了喜馬拉雅山,母親的修道院。這裡,Wes Winders 又用了一個巨獸(《海海人生》中是五彩鯊)吃人虎來增添荒謬性。三人見到了失聯許久的母親,就在他們認為這一切都要有答案的時候,母親又離他們而去。魏氏兄弟們或許認同了前一晚母親所說得話,過往不究,也對母親這一次的離去比較釋懷了。三兄弟在早晨以孔雀毛祈願之後,總算開心的結束這場旅程。Wes Winders 的結尾似乎就是這樣雲淡風輕,儘管歷險過程是如此的荒謬與不可信,結果卻是如此的令我信服。在真實的人生中,我非常認同這種淡淡的結尾。這樣讓人更覺得電影是接近我們的。
旅程結束的途中,傑克唸出了電影開頭的短片故事,不同的是傑克不再否認這次故事中的主角是虛構的。傑克總算下定決心,結束這段感情。結尾又回到了車站,這次還是一樣沒追趕上火車,三兄弟和三、四個行李員拿著行李箱在後追趕火車。傑克說,「父親的行李箱這次趕不上火車了!」接著,三兄弟就拋下一堆象徵對父親的記憶的行李箱,開心的面對嶄新的未來:布蘭登可能回到法蘭身邊繼續工作、彼得高興的準備當爸爸(雖然,他買的嬰兒服在行李箱裡)而傑克則丟下了感情包袱。最後有一個鏡頭是在拍所有人在一列火車上,每個人的生活,很有趣。發現彼得的毒蛇沒死,而在列車長的房間裡、Bill Murray 趕上火車了、Natalie Portman 則在義大利等著傑克⋯⋯。
很喜歡 Wes Winders 的這兩部片(另外一部是指《海海人生》),雖然一開始不想提到《海海人生》但似乎一直想要作比較。《海海人生》只有DVD,不過應該很好找。相較起來(又再比較了!),《大吉嶺有限公司》有更多的笑點,而《海海人生》的荒謬性更多。但兩部片子都把死亡作為一個帶有正面鼓勵力量的事件,這就是導演的風格。傑克說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虛構的,但我認為 Wes Winders 的片子多多少少影射出他自己的人生。
9/23/2007
街頭霸王搞歌劇?
真希望我也可以去看這場西遊記
歌劇《西遊記》曼徹斯特國際藝術節上大受好評
http://big5.china.com.cn/culture/txt/2007-07/15/content_8527633.htm
Powered by ScribeFi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