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0/2008

重拾咖啡時光

好久沒有到咖啡館坐坐,帶著新的電腦,到了一家咖啡館。星期六的晚上,這裡的人卻出乎意外的少。是那種還有選擇想坐的位子的自由。自己坐在角落裡,打開電腦,連上無線網路,豎起我的耳朵:開始偷聽別人的談話。這幾乎已經變成我的習慣了,往往獨自一人坐在咖啡廳裡,除了看自己的書以及寫筆記之外,我最喜歡的就是偷聽旁人聊天。
今晚也是一樣。周圍的人有兩個女生大約是在談感情的事,誰愛誰、誰跟誰又分手了等等無聊的事,不用述說。我身後的人則在等朋友。是一位中年男子與女子。一開始談著沒啥特別的話題,但等他們的朋友來了之後,卻聽到他們的朋友對著男子說「聽說你離婚之後變帥了!」這就令我匪夷所思,希望可以再繼續聽下去。但聽到最後,似乎沒有解釋其中的原因,頗令我失望。後來他們就在討論著工作的事情,又說要到家理去坐坐,讓我愈聽愈無聊,因而把注意力放到別地方上。
電腦上開著 Adium,看著 MSN 上的連絡人上線、下線,就想到之前有人說過,現在的人際關係就依賴著 MSN 而活。心裡一直記著這句話,因為這真是許多人的寫照。坐在擁有無線網路的咖啡館裡,有時會跟我在五年前印象中的情境比較一下,發覺人與人之間少了交談的熱絡,而多了隔在螢幕後面的陌生臉孔。扳著一副陌生臉孔的我在與大學時代的室友交談著。想了一想,他是我唯一可讓我想起大學時代的朋友,也是唯一三不五時還會見見面的 MSN 聯絡人。其餘的似乎都永遠只能是聯絡人,尤其是「同事」這個群組。
我想找電源插頭呀。拿起馬克杯,壓抑想把馬克杯帶回家的慾望,前去問店員哪裡有插頭。結果是,店裡並沒有插頭。正當電腦的電源即將耗盡之時,店員卻跑來說我身後的桌子旁有插頭。帶著電腦過去的時候,幸運的聽到另一桌的談話。聲音溫柔婉轉的女子說:你這麼早回去澳洲做什麼?這位身材纖細的女碩士(因為她說她研究所教授剛出一本書)說,你應該把澳洲走透透,這樣以後我們去玩你就可以當導遊。他們的談話其實沒啥特別,可能就是長居國外的男生最近回國,找朋友聊聊天罷了。可是,最主要是因為長髮飄逸的女子講話的態度與音量吸引著我。女子又說她的男朋友很優秀,學什麼事情都很快,而且都做的很好。對面的男子則說自己在澳洲,將來想學設計方面的東西等等。我從中並無什麼收穫,但打發了我無法專心時的時刻。
店員來通知大家,咖啡店要打烊了,請大家配合一下營業時間。這個夜晚就這樣結束了。一群十人的同學聚會,在其中一人的小孩子可愛的學步模樣逗著大家開懷大笑的空檔之下,約了下一次見面的可能時間。女碩士和澳洲同學也慢慢步出咖啡店。最後出來的我,點起一根 Black Devil 煙,吹吹涼爽的秋風。沒想到,坐在咖啡店兩小時就可以觀察到這麼多人,如果坐一天,那收穫一定更大了。啊,希望有生之年,我可以因為工作而成為這種偽文人雅士呀。

11/06/2008

《情遇巴塞隆納》Vicky Christina Barcelona

看完 Woody Allen 的《愛情決勝點》(Match Point)、《塔羅牌情人》(Scoop) 後,最近又看到《情遇巴塞隆納》,似乎邀請著我一定要去看看這部電影。畢竟場景是在巴塞隆納,或許我想看看 Woody Allen 會以什麼手法來呈現這個海港城市。吸引我的其他因素則是演出《險路勿近》而暴紅的性格男星 Javier Bardem(哈維爾巴登),因為我想像不出一個詮釋冷血殺手如此逼真的人,如何演出這場愛情的內心戲。
結果,電影中並未大量在巴塞隆納取景,只帶到高第的聖家堂、奎爾公園、米拉公寓,雖然有點失望,但後來想想,城市在這場電影中其實不重要,後來也就不太在意了,但是劇情卻非常的吸引我。Christina 是位追求浪漫愛情的感性女子,Vicky 則剛好相反,是位注重實際的理性都會菁英,而男主角 Antonio 則是既浪漫又不缺錢花的藝術家。三角戀情再加上瘋癲的妻子,這部電影看似荒謬,其實解析了深刻的內心。
我想,劇中所要探討的應該是很顯而易見的有關「忠誠」的問題。Vicky 雖然已經訂婚而且即將結婚,卻在 Antonio 不知覺中的浪漫攻勢中,徹底瓦解了她的理性與拘謹,開始認為她的未婚夫是不是只是另一個「factory-made」的無聊男子。我暗自在想,其實這是不是透露出 Woody 看待美國人的態度?在 Woody 眼中,大概所有有成就的男子都像 Vicky 的未婚夫 Doug 與她的朋友那樣無趣,只會討論科技以及一些無聊、膚淺的事情。而對於 Vicky 來說,兼具賞析藝術以及男性魅力(Vicky 對 Doug 的評語只是「可愛」)的 Antonio 很自然而然的就佔據她的理性,她再也把持不住便在樹下草叢裡與 Antonio 發生關係。這真是諷刺的結果,因為本來想跟他上床的是 Christina ,卻因為腸胃不適而在親吻的那一刻無法實現。我好佩服 Woody,就像他在前面兩部電影中的安排,他呈現出人生的變化莫測,也嘲諷了人的命運。Vicky 掙扎著要忘卻「不忠誠」的行為時,Christina 則如魚得水的與 Antonio 開始約會、同居,她覺得她似乎找到了她所想要的感覺,一種與另一個人共處互益的正面關係。她可以看著 Antonio 作畫,而 Antonio 則陪著她發展她的攝影天份。
劇情的轉折在 Antonio 前妻 Maria Elena 出現而開始。這位瘋婆子也是一位畫家,還宣稱 Antonio 抄襲她的技巧。而這一對水火不容的夫妻,幾乎是說不到幾句話就可以大吵特吵。奇妙的是,夾在兩人中間的 Christina 竟然讓這對前夫妻可以和平相處,兩人的靈感源源不絕。Christina 當然也從中受惠,她在 Maria 的指導下拍出更多、更好的照片,這三人處於一種互利共生的關係,缺少其中一個,這個小宇宙就會崩解。Christina 除了享受 Antonio 的狂野之外,也與 Maria 分享彼此的肉體、愛情。Woody 在這裡又呈現一個爭議,或是令人百思不解性取向問題。Doug 問說,妳和女生做愛,那妳是同性戀還是雙性戀?其實,Woody 想以歐洲人(或是中東)的觀點來講解。性是美妙的,只要是成年人,在雙方都願意的情形下,對象是男是女,其實並不重要。不需要一定要貼上一個標籤。而最重要的是,彼此都得到了滿足,也藉由肉體的接觸而達到更高一層的精神契合。這三個人之間持續的精神與肉體上的結合,解釋了一種更高層次的戀愛,以及對生命的更深層體驗。Woody 或許想探討有些人的觀念就是這麼保守,無法開放的接受這種「很亂」的男女關係。
電影最後,Vicky 還是克制自己對 Antonio 一切的浪漫想法,Christina 仍再次失望的回到現實中,但這兩位女生的內心與未來人生都已經完全的改變了,而這一切都要感謝偉大、美麗的巴塞隆納。Woody Allen 再次成功的探討了愛情的各種層次,希望看過《情遇巴塞隆納》的人都能有所啟發,作為男朋友的,千萬不要再談些無聊的話題了,聊些有深度的話題吧。

11/05/2008

愛貓宣言

我從大學就開始喜歡貓這種生物,或許是因為自己個性也比較陰沈的關係,總是受不了搖頭晃腦跟人類很親暱的狗,所以一直對貓情有獨鍾。記得大學時有隻流浪貓跟我很有緣,我也照顧她了一段時間,但終究因為室友的鼻子過敏而無法正式的養她。不久後,畢業了,我想這隻貓或許就繼續流浪在屋後的甘蔗園裡抓著老鼠了。直到前年年底,我總算養了貓,這是一隻米克斯母貓,小牛要叫她「虎子」,我也覺得滿好聽的,也沒異意。虎子陪伴我渡過了許多難熬的日子,對她有很深的感情。後來隔了大約半年,我撿到了一隻流浪貓。這隻貓只有我的手掌大,卻中氣十足,我在家裡就聽見了他的哀叫。大概是有緣吧,後來也不捨得在把他趕出去,也就這麼的留下來了。但這隻公貓脾氣不好,抓的我雙手傷痕累累,對他可是愛恨交織!畢竟是從小養到大的貓,對他的感情比較不一樣,感覺像是家人一樣。也就是說,有時會對他很兇、很冷淡,還會處罰他做錯事。跟對虎子的「愛的教育」可完全不一樣。
雖然養了兩隻,但貓就是這麼可愛,會讓人一養再養,好想養第三隻呀!
這裡記錄了他們到目前為止的生活,希望牠們健健康康永遠可愛。



虎子,Duras。


Titan,阿泰,胎哥(閩南語)。


響應一下活動
【愛貓宣言】
‧我愛貓咪
‧我願意與大家共同推廣愛貓文化
‧我願意發展貓咪生活創意雜貨文化

10/25/2008

《長路》(The Road) -by Cormac MCCarthy

世界文明被毀滅殆盡後,不再受到各種設備保護的人類剩下什麼呢?我想,應該只剩下 DNA 裡那股源自人類始祖的求生意志,修後的名詞則是︰人性。

我是如何認識麥卡錫的呢?是從改編自他的 2005 年小說 No Country for Old Men《險路勿近》。仍然記得當時所受到的巨大震撼,印象尤其深刻的是殺手冷酷的手段,以及人們貪婪的本性。而最近總以人性為主題來描寫小說世界的麥卡錫2006 年的新作《長路》無疑更進一步探討人類面對死亡的醜態。

故事一開始就精心佈置出夢境般的空靈、遼闊場景。我從這幾行文字裡,看出作者描寫景物的細膩,也震懾於文字所挾帶的強大力量。就像拼圖一樣,一個句子就是其中一片拼圖,讀完之後,漸漸拼湊而成呈現在腦海中的這幅作品具有震撼性的詭異與荒涼。我相信,這種效果絕對更勝《險路勿進》(No Country for Old Men) 所營造出的令人坐立不安的懸疑氣氛。

《長路》刻畫人面對「不是你死就是我亡」的情境時,那種出自內心的原始狂暴。書中主角︰一對父子,依循動物本能往南方遷徙尋找溫暖住處以躲避寒冬的長路上,遇見了同樣倖存的人。在原本的文明社會中,到這些老弱婦孺,照理我們應該會對他們產生同情心,但在面對死亡可能隨時會因為缺少一罐罐頭而來臨的時候,人性是自私、貪婪的。

而相對於這種人性黑暗面的,竟然是父親對兒子的無限關愛與容忍。這讓我突然連想到 Born Identity 裡的一位平時以教鋼琴維生的殺手。可以早上坐在偌大的窗前教導音樂之美,晚上卻又無情、精準的幹掉一個人。兩種極為矛盾的情緒可以並存於一個人的性格裡,這或許就是作者所要凸顯的其中一個人性特點。

神的存在與否是很爭議的話題。我想,作者似乎比較偏向無神論,也或許是因為在非常時期,要求生存就已經很難了,遑論將自己的未來托付在無形的形體上,「儘管漫無窮盡在人與人之間移轉,上帝的呼吸,就是人的呼吸」。路儘管再長,也還是有走到終點的那一刻,只要人有一絲氣息尚存,就握有無窮希望。

《長路》在描述人性之外,也給予我許許多多思考人性本質的線索與新方向。這是一本讀完之後(如果你讀得完),必須花腦筋思考、抽絲剝繭背後含意的預言式小說,絕對是書櫃不可少的一本重量級小說。

引用: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7274407

* 在美即將上映的電影版《長路》劇照。

* Oprah 專訪 Cormac McCarthy 有關《長路》的影片:


9/29/2008

《爺爺的微笑》(La sonrisa etrusca) - by José Luis Sampedro

「老人猶如行星般旋轉呀旋轉,化為了風,化為了山,陶醉在圓舞之中,四周似乎就是森林,身旁似乎就是劈啪作響的篝火。繁星高掛天際守護著他們,就連惡狼也只敢在遠處嗥叫,不敢靠近,只因布諾和他的孫子無畏無懼,只因他們是地球的生命之火,是走在生命途路上的智者。」

*此為一開頭所描述的雕像。


《爺爺的微笑》(La sonrisa etrusca,英譯為 Etruscan Smile)是一本融合了現實、仇恨、愛情與民間故事的回憶錄,故事主角薩瓦拓(暱稱:布諾)在人生第三階段的紀實。隨著故事的發展,我腦中突然想到所謂的「返老還童」,正適合拿來形容純真的布諾爺爺。雖然身患重病,布諾爺爺仍然每天意氣風發的迎接每一天,一點也不像是一位病人,仍然保有著年輕時參與愛國游擊隊的戰鬥精神,絕不向病魔低頭。這樣的一位爺爺離開鄉下來到米蘭,會有什麼樣的反擊呢?我想這也是這本書的趣味之一,看布諾爺爺如何用樸實真誠的鄉村風來打敗虛而不實的華麗城市格調。故事主要述說布諾爺爺與兒子一家人(尤其是與孫子「布納提諾」)的生活、他的回憶、他與情人荷黛夏的感情,以及與宿敵坎達諾比賽誰比較晚踏進墳墓的較量。

布諾爺爺曾是位牧羊人,也是當地鎮上的風雲人物,個性豪邁,長相英俊。他的情人數不盡,腦裡有著說不盡的鄉土故事,以及游擊戰時的點點滴滴。這樣一位充滿男子氣概的義大利南方人到了老年,絕對不會在個性上有所屈服與更改。但看到小孫子後的布諾,竟然完全拋棄了這些大男人的想法,也改變自己的壞習慣,更想要像一位母親那樣的照顧他,教導他一切。這種祖孫之情,讀來頗有趣味,我們也得以在那些個他與孫子獨處的夜晚裡,得知老人戰時的點點滴滴。霸佔他感情生活的則是迷人的荷黛夏。布諾爺爺腦海中仍記憶著他與舊情人丹卡(一位來自克羅埃西亞的女鋼琴師)的一切美好,直到命運安排讓荷黛夏進入了布諾的生活。在布諾全心接受她之後,甚至還要跟她結婚,與她風風光光的回到故鄉。

讀完這本書,從作者的文字中,我想起了許多事情,諸如我在作戰力與裝備妥善率同樣幾乎是零的陸軍同梯,雖然退伍後連絡的原因是為了寄喜帖,但我永遠忘不了在湖口山裡下基地,實彈射擊 120 砲「未見彈著點」的窘事。也讓我想起自己從未見過面的爺爺,只知道他身材高大,留著長長的鬍子,是河南鄭縣的一位地主。爺爺娶了三個老婆,讓我曾經幻想過,我可不可以也像爺爺一樣?但確定的是,我再也無法看到他的微笑或是馬上英姿,這點令我遺憾。我還想起在克羅埃西亞的旅行,亞德里亞海是如此的平靜、如此的藍,比地中海還美;而在十六湖國家公園,我則看見被封存在水底的歷史痕跡。《爺爺的微笑》是一本很不簡單的書,我同時看到了描述愛情、親情、袍澤之情與鄉土之情的情感,最重要的是它也同時喚醒我腦中的眾多回憶。


作者:

José Luis Sampedro,1917 年出生在西班牙巴塞隆納,是一位重要的經濟學家。有關他的介紹,除了他個人網站外,還有維基百科上的一篇文章 ,但都是西班牙文,不過可以知道的是,這本 La sonrisa etrusca 是作者最成功的作品。


當然,YouTube 也有他囉,看起來就像個好爺爺,不過還是西班牙文,好可惜:

從影片標題猜測,大該是在講他對文學,教育,經濟等的看法。

這是一系列訪問中的一部。


讀完這本書,令我覺得有爺爺應該會是件不錯的事情!

引用: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7111239

9/27/2008

保羅紐曼去世 Paul Newman Dies at 83

保羅紐曼在 9 27 ,因癌症病逝於自家的農莊裡,享年83歲。

印象中,我對於這位好萊塢傳奇沒有任何記憶,只知道他可能是我父母那一年代的電影明星。在紐時上看到他去世前的一張照片,仍然覺得他是一位老帥哥,那我想他年輕時必定是少女們的夢中情人了。

至於他演過哪些電影呢,這位獲得奧斯卡提名十次的傳奇人物,參與過 50 多部電影的演出,其中最有名的經典就是《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我曾聽老爸說這部片很棒,但老實說我還沒看過,或許待會兒去某家店裡找一下好了,看看這部1969年的西部經典電影。除了這一部,還有 1960 的《出埃及記》(Exodus)、1982 的《大審判》(The Verdict)、1973 的《刺激》(The Sting)1981 的《惡意的缺席》(Absence of Malice),以及以撞球手會得奧斯卡影帝,1986 的《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


這是 YouTube 上的《金錢本色》(The Color of Money)短片。

《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刺激》(The Sting)

《惡意的缺席》(Absence of Malice

《出埃及記》(Exodus

這些都是我不熟悉的電影,不過紐時的文章中說到,保羅紐曼很愛喝啤酒,而且喜歡開玩笑。他也認為自己的幽默感是讓他保持理智的妙方。他和鄰居 A.E. Hotchner 合開了一家公司叫做 Newman's Own,專賣紐曼自行調製的油醋沙拉醬,但無心插柳柳成蔭,本來只是一個兩人開玩笑成立的公司,竟成了獲利百萬美元食品專業公司。就連紐曼自己在網站上也說這家公司是:joke that out of control,他也很驚訝這家公司會如此的成功。不過,紐曼並未中飽私囊,公司的獲益多數捐給了慈善團體拿來作善事,顯示出他對社會的極大關懷。

一位我不熟悉的人物,但值得我向你致敬。

9/14/2008

Ichi the Killer 殺手阿一

在颱風天看了這部買自 Amazon 的 DVD:Ichi the Killer,看完之後腦中一片混亂,而且胃裡有一種想吐的感覺。看完《索多瑪的 120 天》反而沒有這種感覺。片中連續不斷的血腥鏡頭雖然頗具戲劇效果,但某些情境實在會讓我信以為真,例如:拿大鋼針刺進一個人的腦袋,慢慢的折磨人致死、把滾燙的熱油澆在人的全身上;電影終歸是電影,但我相信現實中真有個人會這樣做的喔。這種感覺是讓我感到噁心的主因吧。
電影中所要探討的復仇主題合理化了觀眾所看見的各種誇張的人體死法:像水龍頭般大量地噴血死亡、分屍、虐待、凌遲、截肢,以及大屠殺的場面。這些場面隱喻了阿一心中所擁有的極大仇恨,但漸漸會發現這一切都只是因為阿一受到了催眠控制。所以所謂復仇這種東西,真的是一種會蒙蔽人看清真理的極端情緒。
另一個主角 Khakihara 則是一切虐待的來源,他不但有一個切開臉頰以便咬住敵人拳頭的嘴巴,還隨時帶著鋼針準備虐待對手。除了是個虐待狂之外,他也是個自虐狂,他切下自己一半舌頭向黑幫老大請罪的方式,著實讓我噁心。但片中的他卻並不在乎,反而割完之後若無其事的繼續追查老大的下落,這是要表現日本人敬業的精神嗎?他的原則是,當你傷害別人的時候,不要想到那個人的痛苦,而要以造成他的痛苦為樂。真正體現這個原則的除了 Kkhakihara 之外,還有一對雙胞胎的冷血作法。他們拿夾子夾住女人的乳頭,並用力拉扯,而在乳頭因拉扯而延長的時候,以利刃快速的畫過切斷乳頭!我對片中的情景不知道該說什麼,但 Khakihara 還有一句話是這麼說的:(他拿起一堆腸子)人不過就是用這些管子組合起來的呦。這句話雖然殘忍,但想一想,倒也滿正確的呀!
不過呢,儘管再血腥還是可以看出導演以一種非常諷刺以及幽默的手法來拍攝這部電影。或許,這就是所謂的「暴力美學」片。但跟《萬惡城市》(The Sin City)、《追殺比爾》(Kill Bill) 等片比起來,這部電影比較貼近我們的生活,而且以更誇張的手法來呈現現實的醜陋面。看完這部電影,似乎接受到的訊息是:必須有勇氣站出來面對一切罪惡,不然最後犧牲的不僅是被害人,更有可能進一步傷害到無辜的自己。另外,象神海岸的伍老師有寫到「義體化」這種主題,或許也稍微解釋了這部片不是只有血腥,其實還有滿多可以探討的題材。寫到此,還是感覺想吐呢,讓我去看個海賊王調適一下吧!XD...

ICHI THE KILLER trailer

9/13/2008

《第四次冰河期》(四度目の氷河期)- 萩原浩


「從出生那一刻就沒有父母的感覺,你知道嗎?」書的一開頭寫著這句話,花了幾分鐘思考著這句話與書名之間的關聯,也嘗試去想想那會是什麼感覺?出生之後就沒有父母,我想那是種覺得老天開了自己一個大玩笑的感覺,就像父母生氣時說:「你是從石頭裡蹦出來的」的那種鬱卒心情。但最強烈的還是那孤單的感覺,一種活在世上跟任何人都沒有關係的奇妙情緒。書中的阿涉則將這種感覺形容成像是身體內有了黑洞,吸引了一切的不幸與傷害,而他在 18 歲之前的一切都是為了要填補起這個黑洞。


這本成長小說的人物不多,男主角阿涉是個生下來就註定特殊的人物,擁有深刻的五官以及雄壯的體格。媽媽是個瘦弱的高知識分子,為了扶養阿涉努力的工作著。紗知是個與眾不同的 tomboy、阿虎是拜把的朋友、阿黑是跛了腳的小狗、木島則是鼓勵阿涉在田徑場上好好表現的老師。這幾個重要人物所交織起來的網絡,就是少年阿涉的小世界,當然還要再加上一個他自以為是自己父親的克羅馬農人。


阿涉從小就是學校的問題人物,而單親家庭的環境更讓他成為同學口中的「沒爹的孩子」。這種安排似乎會是成長小說中喜愛的元素,讓一個不被社會、同儕認同與接納的孩子,有著那麼一點令人感傷又心生憐憫的條件,但又給予他一種與生俱來的特質而得以有信心、勇氣繼續掙扎著成長。阿涉的特質就是他長的像外國人。立體的五官輪廓再加上高大壯碩的體格,讓他在同年紀的小孩中成為異類。但在媽媽的的開導之下,他反而很自豪自己如此的特殊,享受著自己快速的跑步速度所帶來的榮耀。隨著年齡增長,生活圈慢慢的擴張,阿涉發覺他的特殊性其實不值得大驚小怪,因為這個世界上似乎有著比他還奇特的人。他再也無法保持體能上的絕對優勢,他漸漸發覺自己不過是這地球上的一個普通人罷了。而到新西伯利亞尋父的旅行,在書本最終的時刻粉碎了他十七年來尊崇冰人為偶像的神聖地位。阿涉失去了過去所苦心追尋的一切,卻獲得一位陪伴他一生的伴侶。在雪地裡背起紗知,阿涉獲得了溫暖,而且「由衷地相信,如果這世界上真的只剩下了我們倆,我也會跟紗知一起重新開創一段嶄新的歷史」。阿涉的心靈長大了,堅強的足以面對未來的所有未知挑戰,即使冰河期真的再度降臨,他也有保護著親愛的人一起活下去的信心。


讀完這本小說,瀏覽完阿涉的一生,隨著他追尋他所渴望的親情以及突如其來的愛情,發覺自己(或許每個人)不也是這樣走過來的嗎?青春期的羞澀以及困擾早已離我遠去,但我一邊讀著,一邊就會想起當我是阿涉的年紀時,我也會做出像阿涉那樣的反應吧。萩原浩是位文字細膩、掌握情感恰到好處的作者,書中的文字很輕易地就獲得了身為讀者的我的認同,因為每一個情節都讓我聯想起自身的經驗。《第四次冰河期》要述說的是一個溫暖、有關勇氣的尋找自我的故事,透過他細膩感性卻又不時充滿喜感的文字運用,重現了每個人曾經經歷或正在經歷的苦澀青春期矛盾。每個人都曾經有自己的「第四次冰河期」,最重要的是你發現自我、瞭解自己了嗎?


引用網址:
http://cgi.blog.roodo.com/trackback/6917991

有關作者的其他作品:
文字感性的萩原浩在 2006 年的另一部作品《明日的記憶》已經拍成電影上映了,非常的催淚,光看預告片,淚水就已經在我的眼框裡打轉了。


9/05/2008

《Q&A》維卡斯.史瓦盧普

剛看到這本書的封面,讓我以為又是一本以中東地區人物為主題的小說,拿起來看看作者的介紹,作者維卡斯‧史瓦盧普 (Vikas Swarup) 出生於印度,是位外交官。我很喜歡近代印度小說家的作品,內容都牽涉了很深的人性探討以及文學性,所以不加思索就買了這本書。

回家之後,並沒有馬上就開始看,而是過了一個禮拜之後才帶著在通勤的時間看。一開始讀起書中的內容,就發現這真是一本非常有趣的書,帶著那麼一點魔幻的意味,卻又瞭解到書中的事件其實是很真實,很可能發生的。書中的主角叫做羅摩穆罕默德湯 瑪士,他參加了一個益智問答節目,而且連續答對十二道題目,贏得十億盧比。這位十八歲的餐廳服務生,到底是怎麼辦到的呢?而故事內容就是在講他的人生遭 遇,每一道題目就代表了他人生中的一段歷程,而每一段歷程都是如此的刻骨銘心。重要的是,這麼多苦難都發生在他身旁的人,而他是唯一「好運」的人。

這十一個故事其實環環相扣,但發生時間並未按照時間順序敘述,更增添了讀書的樂趣。比較讓我印象深刻的他在火車上遭到搶劫的遭遇,以及他當泰姬瑪哈陵導遊的經驗。講到印度的火車,在我看完《大吉嶺有限公司後, 讓我覺得火車就像是印度的縮影,所有不可思議的事都會在火車上發生。書中的主角就遇到這種荒謬的事,晚上熟睡中竟然遇上了搶匪,而更不可能的是,他還槍殺 了搶匪,因此成為逃犯!這真不像是現實中會發生的事,但我覺得這並非不可思議,而是很可能發生的事情。而在泰姬瑪哈陵當導遊更是牽涉了一連串的好運。

這 也就是作者想要強調的:「好運運發自內心」,不論一個人再如此的不幸、悲慘,一定要懷抱著慈悲的心。畢竟,比你遭遇還慘的人比比皆是,但只要擁有善意的 心,在壞的情況下,妳也會找到一個光明的路,一個生命的出口。維卡斯用十一個荒謬但真實的故事來闡述人生的真正意義,我想這種寫法是印度作者特有的風格, 證明人生是一團屎,但是只要你懂得謙卑、慈悲以及適時的勇敢,你可以他媽的活的很好,獲得好命運的垂憐並有善終。

附帶一提的是,這部小說已經改編成電影囉,根據 IMDB 的資料,今年年底會上演,但從 Youtube 上發現似乎已經參加了 Toronto Film Festival。改編後的電影名字是:Slumdog Millionaire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由轟動一時的電影《猜火車》、《海灘》的導演 Danny Boyle 執導。但老實說,看了電影片段還有一些討論之後,總覺得跟這本書的內容差很多耶。只好等到明年又如果台灣會上演的話,再去看看囉。



Slumdog Millionaire Movie Clip


The Official Trailer for The Darjeeling Limited
《大吉嶺有限公司》

9/04/2008

一首最感動的歌 - Girls and Boys by Ingrid Michaelson


小牛在某天晚上傳給我一個 Youtube 的連結,按了下去,網頁裝載之後我聽見深具民族風的旋律,吸引著我繼續聽下去,接著一個略微沙啞,卻又咬字清晰的女聲,婉轉的唱出她對情人的愛戀與付出。歌詞愈聽愈有趣,而 MV 也拍的很特殊,讓我聽完又聽了兩三遍。

這首歌的大意大概就是,儘管我如此的與眾不同,我願意為你付出我的一切,因為你完全的接受這樣的我。不論是好是壞,你也同等的付出並給予我愛的關懷。MV 裡面則是用一個小丑的世界來比喻我們這個世界。當大家都化成小丑時,荒謬的小丑反而成了一種美麗的裝扮,不化妝成小丑反而是個異類。而情人眼裡出西施,儘管妳不同,我眼中的妳卻是最美的。這首歌是 Ingrid Michaelson 專輯 Boys and Girls 裡的 The Way I Am。雖然只有短短的 2 12 秒,卻道盡情人們想為對方付出一切的心意。歌詞中有一句:I'll buy you Rogain when you start losing all your hair.(您開始要掉光頭髮的時候,我會幫你買落健),這句話看了令人發笑,但卻令我倍感窩心。或許小牛還沒幫我買落健,但我知道她是很關心我的,關心我的健康,也關心我的一切。這首歌是愈聽愈有趣,每次聽也都不厭煩,聽完以後有一段時間幾乎會不斷地默默哼著旋律,同時也想著小牛這個人,還有她的好。

喜歡音樂的我,聽完這首歌自然想去買這張專輯,因此馬上去網路查查看有沒有賣。結果大失所望,台灣沒有進口這張專輯。不過,我在 Amazon.com 上找到了,專輯 Boys and Girls 封面上的陶瓷小娃充滿稚氣,乾淨俐落,封面的設計很棒。所以就連同其他一些書籍和 DVD 一起訂購,跨海運到我家囉。雖然 Amazon.com 說要九月中才會到,八月底的某一個晚上卻已經送到了。拆開一角已經壓變形的外盒,看到這張專輯,馬上又想起她那婉轉的聲音。一邊聽著她的專輯,卻猛然想起我似乎還不了解這個人耶!上網查一下她的背景資料,現年二十九歲的她是位住在紐約的獨立歌手兼作曲者。由於父親是作曲家,母親是雕塑家,Michaelson 自然而然地也擁有藝術天份。她有些歌是出現在 Grey's Anatomy(實習醫生)節目(台灣好像有播),可以仔細聽一下她那獨特的聲音。查了一下,有關她的的資料大部分都是英文,聽了這首歌想再了解她的人可以到她的網站去看看。最近又出了一首節奏輕快的單曲 Be OK,可以在網站上試聽。希望她可以趕快再出專輯,但我還是希望到時她已經夠火,會有唱片公司要進她的專輯囉。

這是我喜歡的其中一首歌,也算是專輯的主打歌曲吧。

The Way I Am
If you were falling, then I would catch you.
You need a light, I'd find a match.

Cuz I love the way you say good morning.
And you take me the way I am.

If you are chilly, here take my sweater.
Your head is aching, I'll make it better.

Cuz I love the way you call me baby.
And you take me the way I am.

I'd buy you Rogaine when you start losing all your hair.
Sew on patches to all you tear.

Cuz I love you more than I could ever promise.
And you take me the way I am.
You take me the way I am.
You take me the way I am.


INGRID MICHAELSON - "The Way I Am" - (official music video)

iKala.TV愛卡拉|誰是 愛卡拉星光大道 最終冠軍 你和我一起來決定!

愛卡拉(www.iKala.TV )星光大道最終冠軍:黃國倫和你一起決定!
你支持誰,將決定能否獲得30,000元獎金。
票選網址
http://www.iKala.TV/active/ikalastar/index.jsp?istar=17

8/23/2008

[食記] 桃園南崁。李.西餐廳 M&L Restaurant


住在桃園這麼久,但我覺得桃園的美食似乎沒增加。大部分以中正路從火車站往下筆直延伸,這條路上大概就代表了桃園的美食文化了。除了舊有的中正夜市,近年開了 TGI Fridays, 而中正路尾這裡更有許多咖啡廳經營著,每到假日就擠滿了人。餐廳賣的所謂外國美食,都是改良過的台式料理,吃了生倦,感覺還是吃正統台灣料理比較好。所以,一想要吃些真正好吃的外國食物,我一定會去這家餐廳吃個過癮。這家餐廳位於南崁,沒有絢麗的招牌,只單純靠著好吃的東西吸引無數的人潮。我在五六年前第一次發現這家餐廳後,就被這裡的食物深深吸引。這家餐廳有兩樓,位子很多,可是一到假日就得慢慢等位。或許也是因為網路的關係,五六前我隨時到這裡都有位置坐,現在可得留下電話,等服務領班打電話,而且落得跟其他人擠一下的窘境。但為了好吃的東西,也就算了。
一樓收銀台兼飲料台兼料理沙拉台的「廚房」上有著許多飛機模型,這或許跟老闆是機長有關。我不太確認這是不是真的,但當時會來到這裡也是被報紙上的報導,吸引到這家「滿是飛機模型的機長餐廳」來。當時的裝潢有點不太一樣,如果我的記憶正確的話,現在看到的飛機模型是以前的一半而已,以前還有更大的掛在一樓用餐區上空的模型,當時就覺得這一家餐廳的水準很好,沒有太多的照明,椅子也很好坐,這種特色現在還是可以觀察到。
接著看著餐單,你可想到的「異國」食物都有。我得憑良心說,胃小的人不要來,不然很暴殄天物啊!我在這裡吃過的美味肉料理是基輔炸雞和炸魚柳薯條。這裡的基輔炸雞很嫩、很香,切開炸的金黃又酥脆的雞腿時,先看到一縷縷的蒸汽並挾帶著撲鼻的雞肉香味,在我面前展開一場勾引味覺的探戈。而看到融化的起司慢慢地流出來,下定決心不可浪費盤上的所有食物。令我胃口大開的鮮嫩雞肉,就像溜滑梯般的滑下食道。而配菜的薯泥配肉汁,也是道地的德式吃法,所以也是我的最愛。 吃完一盤,夠撐!
三樣美味組合,撐飽你的肚子。
另外一個常吃的英式的炸魚柳薯條,沒錯,就是 Fish and Chips!雖然這是英國最普遍的食物,但不見得都做得好吃。曾在英國待了一個月,吃了幾次便宜的,實在不是很吸引人,只好找披薩和希臘餐來吃。而在這裡,我看見不一樣的詮釋方法,似乎把炸魚柳薯條變得好吃了!薯條是還算普通,可跟 Ikea 的相比。最主要的是份量充足的薯條旁,那七條厚厚的炸鱈魚條了。酥脆金黃的外皮,鎖住雪白鱈魚的原味---海水的味道。咬下一口,腦中蹦出鱈魚在北海中悠游的景象,以及在魚網中奮力的跟漁夫爭鬥。從冷冽海水中出生的鱈魚,經過高溫油炸後,竟成為如此美味的食物。所以我想,英國人愛吃炸魚柳不是沒有理由的呢。我面前的七大條魚柳(8 X 2 X 1.5 公 分左右的長方條)已經被我搭配著酸美奶茲吃下三大條,其實已經飽了。只好暫停一下,看看四周的人們,再吃吃沙拉。另外一點,來這裡一定要點盤沙拉,這裡的沙拉不用一般令我作噁的沙拉醬,而是天然的油加醋,再撒上切達乳酪粉混合而成,是很好吃的沙拉。酸酸、脆脆的,感覺很健康。似乎在酸的刺激下,我又可以繼續把美味的魚柳吃掉。我要強調的是,即使吃到最後也不會覺得魚柳很油膩喔!絕對是很吃的東西,另外看到其他人都點義大利麵大家一起分,實在很令我受不了。這樣一次吃兩種以上義大利麵,哪有什麼味道呀?義大利麵的味道比較精緻,要慢慢的才吃的出來,而適合大家一起分的就是這種油炸的東西,所以我要推薦大家,如果要點一起分吃的菜,這是不二選擇喔。
適合點來 Share 的 Fish and Chips
如果你不在意價錢,義大利麵隨便點都很好吃,口感很棒,麵很 Q,分量很夠。另外也建議海鮮很多的海鮮飯,還有我沒吃過的一些烤肉,或許下次在去吃吧。這裡也有甜點,酒,還有法國麵包。但我覺得咖啡不是很好喝。餐廳已經開了一陣子了,很高興看到他的成長,也很高興他們對美食的堅持,一直做著可滿足我這喜吃比較正統的外國食物的遊客。

<資訊>
李.西餐廳;M&L Restaurant
桃園縣蘆竹鄉南崁路 192 c
電話:03-3527369 03-3526215
(假日時,兩人以上強烈建議要訂位)
(另外,二樓比較熱一點,服務美眉也比較不正,一樓比較好,ㄎㄎ。一樓有個個子嬌小,但眼睛會笑的大圓眼服務女生,另外一個人坐在吧台也可以看到店裡工作人員互動,滿不錯的,最主要可以抬頭看到以前是主軸的眾多飛機模型。)

8/01/2008

英語學習經驗分享



什麼叫做國際化呢?大家很自然地就可能會說是要會英文,要會電腦等等能力,但在我那個年代,學英文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根本與所謂「國際化」這種東西可一點關係都沒有。在我學英文的過程中,我經歷了排斥期、狂熱期、厭倦期、懷疑期以及到現在的無可奈何期,這種「國際化」的歷程真可歌可泣!
一開始在補習班學習英文,是個不快樂的開始。因為我覺得我的中文都說不太好了,為什麼還要我在九九乘法表之外再背二十六個外星字母!往往被單字的下場都是被打手心收場。直到有一天,補習班出現一位長髮飄逸又溫柔的女老師,我似乎開了竅的毫無困難背起單字,有多少單字就背多少一點也不含糊。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我發誓也要念大學(而且是輔仁英文系喔),為的就是學習這位漂亮女老師一口流利的英文。就這樣,我暗自發下的願望一直勉勵著我在英文方面追求表現。國、高中時,同學們都要準備國、英、數三科,但我總是只要花同樣的時間準備兩科就好。考出來的成績總也是前三名,而大學聯考時,光英文一科就有八十分呢!這可真是我學英文的高峰,我當時可真是不能沒有英文,一天不背單字,一天不看英文,一天不講英文,就會覺得全身難過,這就是我所謂的「狂熱期」。
學英文就是要有這種狂熱!而看到「賴世雄美語邀請大家一起從小學好英文!」(http://www.peterlai.com.tw/) 就讓我想起「雄哥」老師這位好夥伴,他幽默的講解在廣播中陪伴我渡過準備聯考以及精進英文文法的日子。讓我蛻變成熟練的英文好手。而學語言真的是愈早愈好,即使當時身處英文狂熱期的我,還是怨嘆自己太晚起步。
但畢竟當時還是個沒見過世面的桃園小伙子,上了大學(可惜數學零分上不了輔大)後,學起第二外語,開始念真正的文學書籍。我的世界突然變大了,大到無法只倚賴英文來觀看這個世界。當時發現,世界上還有許多語言是如此的美麗,比英文更具有韻律,網路的逐漸流行也讓我發現,英文其實是最簡單的一種語言。或許,我認為我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只為了學習一種最簡單的語言?!我開始質疑英文的價值,慢慢的排斥,雖然還不到荒廢的地步,我對英文的掌握度明顯地以前還差。不過,終究是一種幾乎成為第二母語的語言了,目前的我仍然熟練地運用英文,但對於英文的熱情或許已經褪去,轉而變成一種「不得不用」的職場工具了。
這是我學習英文的簡短歷程,或許很多人會有同感,覺得英文真的太簡單,至少要在學會或精通「第二外語」。但有件事卻是絕對的,就是「學語文一定要從小就開始學」。所以呢,我打算早早把未來的小孩送去學法語或德語,自己教英語,但不論學哪種語言都要回歸到雄哥老師的那句話,一定要從小就開始打好基礎。

7/26/2008

鳳凰颱風


les nuages
Originally uploaded by Blowing Puffer Fish.
颱風又來了,真希望明天可以不用上班。因為這個週末有位大學同學難得從高雄上來,順道來我這住一晚,但感覺好像週末就少了一天,所以希望星期一不用上班,這樣就有放到兩天的感覺。希望不是一種奢想,而是可以成真的預測。
其實,颱風來臨的那幾天,天色最美而且擁有最多種的變化。可能因為風速增強,天空裡的雲好像跑百米賽跑似的在空中奔馳。也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這樣,平常空中的晦澀氣體也都被吹走了,天空變得更藍,像是地中海地區的那種天空。奔馳的白雲則有厚厚一團也有宛如絲帶的形狀,在各式雲團的堆疊下,建構出相當有立體感的一種天際。偶而在雲間看見一隻飛鳥,便會突然有一種好想飛的感覺。就是希望可以和雲層賽跑,穿梭白雲間。這只是白天的天空,如果幸運的晚時時還沒下雨,印象中那又會是另一種美景,到時就在去照一下。
暴風雨前的寧靜是如此的美好,就連家裡的貓也一直想跑出去玩。但這隻膽小貓,聽見呼呼的風聲,爬出窗戶後,只敢窩在窗台上專注的賞鳥。我在想,或許貓也有自己的嗜好吧?貓的履歷上,興趣這一欄會寫上「賞鳥和睡覺,沒事咬咬主人,撕破他的皮」,其實滿酷的。
或許大家都討厭颱風天,但其實用另一種心情來看待大自然的力量,並且加上自己的觀察,只要在萬全的準備下,應該會有另外一種收穫呢。有本《看雲趣》http://www.ylib.com/hotsale/cloud-sp/commend9.htm,應該可以增加賞雲的樂趣喔!

7/14/2008

Goyas Ghosts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對哥雅的了解僅停留在 The Third of May 中的戰爭殘酷以及 Saturn Devouring His Son 中駭人的變態畫面,但我對這個人滿有興趣想知道更多,所以抱著對哥雅一點點的認識以及興趣,買了預售票並且在首映的晚上就看了這部電影,我得說這部電影拍的很感人。
電影對哥雅的生平沒有很多的描述,只在一開始經由一群保守的教士審視哥雅的畫作中,得知哥雅雖然畫的圖褻瀆宗教,但仗著他受到國王與王后的寵愛以及身為宮廷畫師的聲譽,他便得以繼續擁有畫這種寫實的刻板畫的特權。而羅倫佐教士(賈維爾巴爾登)則在此時提倡造重振宗教法庭的權力,也因此展開了一個不人道以及非法迫害的時期。
本電影的女主角依妮絲(娜塔莉波嫚)長期為哥雅畫作中的模特兒,擁有天使的臉孔以及一顆純潔、虔誠的心。她是一位富商的小女兒,就連當時到哥雅家讓哥雅畫肖像畫的羅倫佐也不僅多看了幾眼,而且說出一段頗具羨慕的話語。而在命運的捉弄下,依妮絲與哥哥在一家通俗餐廳中吃飯,卻因為她不想吃豬肉而被宗教法庭的眼線密告,接受宗教法庭的審判。這一個針對依妮絲不喜歡吃豬肉而一口咬定她是猶太回教徒的莫須有罪名,讓美麗的依妮絲陪上了十幾年的青春。最為震撼的場面莫過於對依妮絲「審問」的畫面。依妮絲的衣服在一群言行卑劣的男教士前被脫光,雙手反綁在後,並綁在一個可調高的平台上,雙手反綁在後,而身體的重量則慢慢地拉扯手臂關節,一寸一寸地與關節脫離,這就是所謂的「吊墜刑」(strappado),一種讓人的身體、心靈在緩慢的過程中瓦解意志力的酷刑。

看到這種酷刑呈現在我眼前,我嚇了一跳,因為不久前我才讀過一本書《維納斯的誕生》,書裡提到了這種酷刑,書中寫到「吊墜刑的目的是要擊垮你的意志,同時摧毀你的身體」,受過酷刑的生還者走路時,四肢會抖動不平衡,可對照羅倫佐受託探監時,依妮絲完整的手臂,可能露出了一點破綻,因此有點不完美。不過娜塔莉波嫚在整部電影中如此犧牲的演出,還是就省略過這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吧。這部電影大部分的情節是繞著羅倫佐教士打轉。這位擁有著奇特五官的演員,因為在《險路勿進》中的變態殺手演出,讓我感覺到他演出這個角色的爆點,也就是一位如此虔誠以及嚴峻的教士表面下的世俗肉慾。他的五官讓我覺得他是一位嚴厲、意志力堅強的角色,但導演卻讓他如此輕易的表現出他對肉體的慾望以及對權力的求取若渴的態度,就是這種兩極化態度,讓他的面孔在我腦海中縈繞不去。而富商動用私刑,也以同樣的吊墜法對付羅倫佐時,他如此容易屈服,並在有隕名聲的自白書上簽名,明白地刻劃出人性中的懦弱。看完這場鴻門宴的的情節後,羅倫佐的命運驟時改變,由一位高權重的教士成為遭受追殺的喪家犬。而哥雅則在旁忠實地劃下了這一切。
哥雅在這一時候,耳朵漸漸的失去聽力,但無損他的聲望。法王路易十六被人民推下位,擁有統一歐洲願望的拿破崙命令攻下西班牙,將其成為法國的屬地時,哥雅則鎖在房間裡觀看著戰亂,他說「我看得見砲火的火光,卻聽不見砲火」,或許他是幸運的,他也得以在旁更寫實地畫出法國士兵的暴行。而隨著法國政府在西班牙建立政權,宗教法庭被解散,受到囚禁的罪人們因此獲得釋放。電影的女主角再次出現在我們眼前,不過她已歪嘴,皮膚長瘡而且瘦弱的不成模樣。營養不良以及缺乏日照剝奪了她少女的豐滿身軀以及滑嫩肌膚,讓她擁有一個嚇人的鬼模樣。依妮絲回到家,眼看自己的父親以及哥哥被法國人殺害陳屍在家中,她欲哭無淚。在她遇見哥雅並寫出自己的遭遇後,哥雅決心要幫助依妮絲找回她在獄中所生的女兒。這女兒的父親正是受到依妮絲肉體勾引的羅倫佐。
而機緣巧合,法國代理政府的主事者正是那多年前逃亡法國的羅倫佐!他譴責宗教,打壓宗教法庭,並大聲讚揚當時他視為異端的伏爾泰的作品,他深信法國的「自由、平等、博愛」,也熱愛這個給他重生機會的國家。但是一個人不論如何改變,他終究要面對自己的過去。羅倫佐不肯面對自己與依妮絲的過去,就決定抹殺這一切。他把依妮絲送去瘋人院,欺騙哥雅,更欺騙自己相信依妮絲發瘋編造出他有女兒的故事。但就是這麼巧,哥雅看見了一位長得非常像依妮絲的少女,這位名叫愛利西亞的賣淫女子正是十幾年前因為羅倫佐屈服於肉慾而對依妮絲不軌的結果。羅倫佐雖然不信哥雅所說,卻親自去找到這位女子。當他看著眼前與依妮絲一模一樣的愛利西亞時,他竟有了把她和她類似的娼妓送到美國去的想法。羅倫佐的騙局遭哥雅拆穿,決心接回依妮絲以及她的女兒,無奈世局變化如此的快,英軍進攻、西班牙人反抗法軍,一切又回復到了西班牙人的手上。羅倫佐這次真的成為了階下囚,而這時似乎真的發瘋了的依妮絲卻陰錯陽差的撿到一個女嬰兒而相信羅佐是真的愛她的。就在羅倫佐被憤怒的西班牙人以絞刑(garrote,一種以勒緊的鐵環壓斷犯人脊椎的刑罰 )處死時,這位身形高大的巨人總算屬於依妮絲的了。

電影結尾的感人畫面是依妮絲抱著小女孩,手裡臥著躺在板車上、斷氣的羅倫佐的巨大左手,親吻著他的手,僅僅地根隨著他。一群小孩圍著移動的板車唱歌跳舞,而哥雅則在後叫著依妮絲。這一幕應該是悲傷的,卻建構中一種田園詩般的快樂與知足感。歡欣鼓舞的小孩,繞著裝載農作物(羅倫佐的屍體)唱歌,一位少婦抱著娃娃滿心歡喜的與夫君走在回家的路上。昏黃的夕陽、雀躍的小孩以及純潔的少婦,這幅美好的畫面卻呈現了最深沈的悲傷,就像哥雅的畫作一樣,讓我看了久久無法釋懷。
我喜歡這個結尾,雖然看完我對哥雅的瞭解沒有增加(不像《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那樣專注在維彌耳的一幅畫上以及繪畫的情境與條件),卻看到哥雅作為一個畫家盡責地呈現歷史的用心,也看到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


Goya's Ghosts - Trailer

7/06/2008

《維納斯的誕生》

《維納斯的誕生》(The Birth of Venus) by Sarah Dunant
一看到書名,腦海中便出現古早年代裡有一種香皂的外包裝正是這位文藝復興大師波提伽利 (Botticelli) 的畫作。畫中的維納斯擁有潔白,彈指可破的肌膚,暗示著買了這牌香皂你也可以擁有這等玉膚,但對於當時還小的我只好奇專注著包裝上的裸露部份,大概覺得這種裸露的色情怎麼可以貼在香皂上到處賣呢,一定得叫媽媽買下來,好好收藏這個包裝紙。不幸的是,我從沒有這個勇氣,現在想想,真後悔呀!
這本歷史小說的一開頭就已經勾勒出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場景,一位出家名叫露克蕾琦亞死去修女,在她受主寵招的肉體上竟然畫著一條銀綠相間的大蛇,而蛇信竟下探修女的陰戶!作者營造出這種頗具震撼力的畫面說明了讀者即將讀到的是一個情慾的故事,而且絕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拉鋸戰。而我得說,作者的確寫出了滿足讀者好奇心的神奇文字,並也藉著這個故事多多少少的說明文藝復興時代的歷史背景。
故事發生在義大利北方的佛羅倫斯,顯赫布商保羅卻基的小女兒阿蕾桑德拉(即死去的修女的俗世名)擁有一個與當時女性不同的個性。她不僅聰明,懂得藝術,而且懂得發展自己的思想。這或許是每一個現代女性所追求的,但在十五世紀的義大利卻是個見不得人的優點。就在阿蕾桑德拉即將跟隨世俗的腳步,準備嫁入豪門時,這位伶牙俐齒的小女孩卻在情感上有了第一次的困惑。她對於一位家中的畫師有著無法釐清的情感,她不知道是愛情還是好奇一步步的推著她走進這位「身上冒著很濃的汗酸味」的畫師的封閉世界,即使在她結婚後,她仍然關心著這位畫師。由於成為某人妻子的地位,阿蕾桑德拉得以正正當當的獨自出外探索這個現實世界,但她心裡知道這場婚禮只是她與先生之間的一場交易,所以她更義無反顧的接近這位正在進行溼壁畫畫作的凡俗藝術家。當時局勢的動盪不安,也時時影響著阿蕾桑德拉與她先生的關係,而最後一次決定性的動亂讓她先生得以藉著假死而離開了阿蕾桑德拉。剛生下女兒的這位女士(她已經歷許多人生難題,在此我們可以容許她脫離了女孩的歷程)離開了百花大教堂的所在,當時被稱為新雅典的佛羅倫斯,隱居在修道院中。接著的故事正如故事一開頭所說,阿蕾桑德拉渡過了一個與藝術為伍的生活,而她的死亡並非死亡,反而猶如維納斯的誕生,散發出智慧的光芒以及無人能敵的純潔之美。
在這幾個短短的字句裡無法說完這整個故事的精彩之處,但我想讀者一定會深深著迷於阿蕾桑德拉的勇敢以及她的義無反顧。作者在塑造這個角色時,或者是說這一整個虛構的世界時,不但巧妙的旁徵博引也深刻描繪出當時的社會百態。而現在的佛羅倫斯仍然維持著當時的樣貌,狹窄的街道以及鋪著圓石道路現在承載著汽車,聖母百花大教堂令人眼花撩亂的外壁已及金碧輝煌的天使之門已成為觀光勝地,而就在不遠處的精品店女店員則穿著黑色蕾絲絲襪在門口享受她的 cigarette break。這是我在 2006 年年底所見到的佛羅倫斯,時髦的女郎、帥氣的警察以及賣紀念品的黑人小販擠滿這周圍,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深信阿蕾桑德拉正在某處驚嘆著出自藝術大師之手的作品,另一位維納斯也自此誕生。


[百花大教堂]





[教堂屋頂壁畫]


[維納斯候選人?]

6/29/2008

四天又三分之二(2)

昨晚睡不好,翻來覆去的跟空肚子打鬥,肚子從早上四點多就開始餓了,搞得我非常地不耐煩,真想六點多就衝下房間去吃早餐。但是呢,我還是等到了七點半再去吃,算是矜持一下吧,ㄎㄎㄎ!

吃完四菜一蛋餅的早餐之後,決定要去哪裡呢?看看今天早上的天氣還不錯,太陽不是很大,決定長征東海岸。騎著一台小機車在海岸路上奔馳實在有點危險,我想我應付這個危險的唯一解決方法就是不斷地看後照鏡,隨時讓自己掌握身後有哪些移動的車輛,並且適時的讓位給這些迅猛龍。雲朵慢慢地消散,陽光無情地撒下,我的手臂和臉頰感覺到了溫度,不過在涼風的吹拂下似乎感覺不到有任何不適。騎了好久,過了橋到達台十一線也就是濱海公路,我的心情在廣闊大海的招呼下愉快了起來。騎上嶺頂道路,我想這可能是迷路的一部份。我騎上來完全沒有特別目的,只是覺得以前都沒走過,就上來看一看。沒想到這裡的景色超好,可以眺望東海岸。不過又騎了十分鐘左右,我發覺還是往台十一線走好了,嶺頂道路看起來不是正道噎。衝下道路回到台十一,再往前不久就到了東海岸遊客中心。到了停車場發現只有分小客車和大客車的區域,沒有摩托車的停車格。還真是瞧不起騎摩托車的人呢,不過我想騎摩托車來玩東海岸的人很少吧?只要像現在這樣,太陽一出現,必定會把人晒的昏頭轉向,只有當地偉大的原住民才受的了啦!遊客中心設計的很不錯,有涼亭可以看海。海風陣陣、波浪濤濤,在這種聲音中醒來的確是一件美事。遊客中心種滿了百合花,目的是要讓百合花再次長滿東海岸。而中心的環繞步道帶著我走過生態池還有保育園區,置身在陣陣花香與蟬鳴鳥叫之中。在步道稍微往上的一座涼亭,看到兩位清掃園區的工作人員在聊天。其中一位較年長的人在講著當兵的趣事,內容是沒什麼特別的,但是我聽到他的語調就讓我很自然的笑出來。有些原住民就是有這種天生的條件,那種不刻意的語尾上揚音調就是可讓人放鬆心情。園區內有許多蟬,多到讓我以為牠們在尾隨我,希望我把牠們拍下來。對我來說這是個新經驗,我看著蟬振動腹部發出極大的鳴聲,我也覺得這是個非常漂亮的生物。小巧身體的腹部上有白色線條,卻能發出極高分貝的樂音,稱牠為動物界的男高音應該不為過吧?另外,還有一種婉轉動人的鳥叫,可是我無法得知這是什麼鳥,但我認為應該去查清楚這倒底是什麼鳥,因為這種歌聲很常聽見。走到遊客中心的本部,是一個很漂亮的地中海式建築,有著懶懶的、令人放鬆的氣氛。中心有一個中庭,一進門就看見駐守在這裡的員警在跟服務台小姐談笑,我真想搬來花蓮呀。不然,我來花蓮開翻譯社好了,我想應該會滿不錯的。裝滿了自己帶來的 SIGG 水瓶,享受這裡不斷吹來的涼風。看到一位金頭髮的外國人,手裡拿著自助旅行聖經 Lonely Planet。其實我根本沒看到書的封面,但是 Lonely Planet 獨特的書背便是註冊商標了,畢竟我也曾經這樣逛過歐洲。現在出了繁體中文版,值得高興,不過其實我對《孤星》的內容帶有保留。因為撰寫內容的是外國人士,對於台灣這種處處都要申請護照以及匯率如此弱勢的自助旅行者而言,《孤星》是以一種帶有文化優勢觀點看待世界的旅行觀。我想,這位外國人或許可以很清楚要去東海岸、太魯閣、如何租車等資訊,但我想他們無法得知璞石、來成排骨麵等地方特色的資訊。或許從某人的部落格可以得知這樣的資訊,但終究是《孤星》所不及的。在遊客中心散步的時候,不時可以聽見尖叫聲,這是從不遠的海洋公園傳來的,我只去過一次,不過門票很貴,而且到花蓮來說還要受限於人工設備所帶來的樂趣,或許就失去了來花蓮的目的。不過,偶爾去玩一下還是不錯的。


[令人心曠神怡的東海岸]


[動物高音]


[中庭]

又衝下了下坡,去鹽寮。鹽寮是最著名的民宿區,當時白色地中海這家民宿,讓我(或許還有所有人)以不同的眼光來看花蓮。頓時發覺花蓮是台灣獨有的渡假天堂,也因此花蓮有名了起來。其實這裡已經有許多的民宿,但比較好的民宿廣告打得比較少,地點也更隱密。這些都是要自己慢慢的找,有時真的是要碰運氣的。鹽寮最美麗的就是海岸,而海岸上的土地則被一家家民宿買下,打造民宿特有的海景。所以到這裡要享受海景,就得找個地方花錢坐下或住下。今天並不想這樣做,而且肚子餓了所以騎車回花蓮市。這一趟東海岸來回讓我發覺騎車逛花蓮真累噎。在太陽的酷曬之下,讓我昏昏的想睡覺。尤其小機車的避震系統不好、路面也差,所以更累了。下次還是得租汽車來開,不然冬天再來。回到市中心,去吃中正路上、Starbucks 對面的來成排骨麵。夾在熱鬧服飾店之間的歷史老店,一點也沒有「老店」的感覺,反而像家泡沫紅茶店般的充滿和式熱血!不過畢竟還是有一塊招牌寫明了這是一家數十年的老店,不然真不敢相信這裡的麵會好吃到哪裡。看了簡單的菜單,點了一碗六十塊的排骨麵、一份黃金蛋以及一份豬頭皮。等不了多久,便上菜了。把錢付給類工頭堅長相的男服務生後,發現這碗排骨麵看起來就是好吃的樣子。而黃金蛋更令我垂涎三尺,豬頭皮就普普啦。先喝了一口湯,清淡不油膩卻又有著鼓起食慾的美味,是很成功的麵湯。而剁碎成小塊的排骨則入口即化,擁有神奇的口感。每吃下一口,都大大犒賞了我疲倦的身軀,令我心情提振不少。挑起一塊黃金蛋,棕黃的蛋白還有尚未熟透,金黃色的蛋黃更令我驚覺這家店真的不簡單。沾著特製醬料(雖然我永遠懷疑,所謂的特製只是三道四種普通的醬料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更令我想再叫一盤,不過四顆蛋的膽固醇應該滿可怕的啦。我想,這頓午餐應該算很值得的,雖然沒有冷氣令我汗流浹背而稍微降低了那麼一點點的樂趣,還是覺得下次來花蓮一定要再吃一碗。


[黃金蛋與諸頭皮]


[好吃的來成排骨麵!]

吃完之後又是一陣猶豫期,心裡盤算著要去哪裡。既然離麥當勞不遠,我便又跑去那裡叫了一杯咖啡(我並不認為麥當勞的咖啡好喝,純粹是為了便宜與冷氣)坐在某個地方想著下午得去哪些地方。其實我要去的地方昨晚就決定好了,就是讓我迷失在一片幾乎荒涼的七星潭。至於之後要去哪,我想到時再說吧。我還是比較喜歡看看四周的人,感受一下這裡的花蓮市縮影。腦裡剛好閃過剛才一位男服務生,他的馬尾還有輕柔的語調以及深邃的原住民五官,讓我太驚訝了。血液中留著在山林中打獵與奔跑嬉戲的傳統根源,卻在屈服於文明的漢化世界裡,成為一位偽男子漢。這算是我在這間麥當勞裡看到的一個有趣現象,但後來想一想,其實沒啥大不了。或許他們接受了這種漢化世界,更進而崇拜洋化世界,而屬於祖靈的山林世界則可能成為課本的故事,藉由文明來教導。我在說什麼?總之我覺得這是個有趣的發現。

決定後,坐上小車發動馬達,往七星潭疾馳。豔陽天下,晒的我頭發暈,但這一次比較幸運的是不久之後就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原來往七星潭的方向與觀光漁港同一個方向,但是到了轉進台泥的時候要繼續往前直走,才是往七星潭。再不然,就要跟著往七星潭柴魚博物館的牌子走。一路上的砂石車很多,所以我得不時的看後照鏡好適時的閃避砂石車。騎了大約半小時之後,經過一個下坡,我左轉到了七星潭風景區。這裡可以看著太平洋一望無際的海景也可以看到山上變化莫千的雲層。貫穿東海岸沿海景點的腳踏車道也在這裡設有租腳踏車的據點,所以可以見到許多騎腳踏車的遊客在此休憩。講到休息,一定就有吃的了。這裡有三、四攤賣大腸包小腸的販子,其中有一家外省老伯伯的招牌可是非常驚人的,令我看了不禁莞爾。

風景區的看海台階位置大約正好就在空軍基地起降跑道的正下方,每當戰機起飛之時,這裡正是欣賞戰機起飛的最佳位置。看著雙引擎 IDF 的機腹,一架鐵塊就這樣加足馬力飛上天際,留給地上的觀眾刺耳的噪音。在這裡吃完一根「無敵包二奶」老伯伯的烤香腸之後,我騎著車慢慢地到了柴魚博物館。


[腸王喔!]

這個博物館主要就是介紹柴魚片的製作過程,以及販售一些相關食品。建築物本身以前是製作柴魚片的工廠,最近則改建成這個展覽地區文物的博物館。一走進館區就聞到濃濃的柴魚片香味,讓我想起皮蛋豆腐還有味增湯裡一片片美味的柴魚片。館裡的文物以及說明文字非常的詳細,衍生的一些小遊戲也很多,看得出工作人員的巧思,而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家博物館。由於禁止拍照,我想參觀的人都可以仔細的閱讀文字吧。我拿出隨身的筆記本寫下館內介紹柴魚片的製作過程:生切、熟煮、去骨、一回火、削整、二回火、成品。加上一些敘述文字的話就是將捉到的大小適中的柴魚去除內臟並切片,然後煮熟之後再以柴火薰烤。這時的魚片需要經過初步的修整,讓魚肉塊的形狀適於刨片。再經過一次薰烤之後就算完成,可以進行刨騙了。館裡也有工作坊,可以預約親手製作刨片的動作。到這裡參觀,我覺得真是教育性與趣味性十足的行程。而我除了拿筆記寄下這些資訊之外,也收集著館內隨處可見的紀念章,記載著製作過程以及一些魚的圖騰。逛完之後,我到紀念品店買了一包柴魚片以及丁香魚乾,價錢也都不貴。這地方真的是一個值得推薦一遊的地點。而且博物館就緊臨著附近的一般村莊,白色的牆壁以及藍紫色的屋瓦,呈現了一種類地中海的氣氛。雖然我之前有來過七星潭,可是並沒有來過這裡,多半只是到另一邊有著餐廳聚集的部份,這一次則總算看到了七星潭的全貌,瞭解此地的魅力。離開這裡之前,在村落的小巷子裡繞了一下,迷失在這座極具國外氣氛的村莊。這時空軍基地換成運輸機升空,傳出更刺耳的噪音。我想這是當地居民唯一痛恨的不便吧?但是觀光客卻來這裡觀看飛機起降,讚嘆科技的偉大,我想這一點值得我們想想。


[白牆、紫屋瓦,這可是花蓮!]

看著天空的積雨雲越來越厚實,我也趕往下一個地方,觀光酒廠。酒廠非常的大,但進去展售中心逛了一圈之後,發現沒啥吸引我的東西,倒是廁所的設計還滿符合酒廠的風格的。到處有著古老的大酒甕,而小便斗旁則是排列著翠綠的啤酒瓶。買不起酒,我卻在櫃台買了一包寶島天葉國際板,這種煙似乎外銷的比較多。因為標榜的是使用天葉(最上層的煙草),而且以手捻方式製成,觸動了我的好奇心,所以買了一包來抽抽看。向櫃台人員借了打火機之後,坐在門口旁的椅子上點起一根手捻天葉!深深一吸,這種煙果真比較濃,但我不解的是,看不出是手捻的阿。整根煙的感覺就像一般製的香煙一樣,我想只是換包裝而已吧?就跟先前的 Dunhill 一樣,換了包裝比較豪華的紙盒,可是還是一樣的煙草、一般的製程。展售中心外有一個小亭子賣著啤酒,雖然我也很想喝上一杯,但總是礙於痛風的可惡慢性病讓我不敢嘗試。不過,這裡是花蓮不是德國或比利時,不會有那種不喝就喝不到的遺憾。觀光酒廠就是這樣囉,大概只花了半小時在這裡,算是一個長途騎車後的休息地方。

騎回花蓮的路上下起毛毛細雨,不過還好在下起大雨之前,我已經找到回家的正確道路。回到民宿之後,發現自己晒傷了,手臂還有臉頰都紅通通而且很燙。急忙洗了澡之後,就坐在床上享受著冷氣。這時窗外下起大雨,所以我也只好在室內寫著我的筆記。這一天的收穫還滿多的,尤其是在柴魚博物館那裡,感覺是個身體勞累、心靈也豐富的旅程,也或許就是因為這種心靈上的滿足,我一點也不急著睡眠或視作過於休閒的活動,我反而急著寫下我今天看到的一切。寫著寫著,也該到了吃東西的時刻,穿上雨衣和拖鞋去吃三媽臭臭鍋。雨水不停地下著,雖然我穿著雨衣卻發現我沒有雨傘,只好穿著雨衣走到店門口。強勁的冷氣迎面吹來,餐廳裡滿是人。我想這一家也不會特別好吃,只是我不想在街頭上逛來逛去,就直接到這裡來吃晚餐。一位又瘦又高的女生為我送上一碗飯,泡菜鍋也馬上到了面前。在我一邊吃著全省味道都差不多的泡菜鍋時,也順便觀察一下店內都是哪些人。除了那位滿男性化的女服務生之外,我發覺坐在我前面另一桌的兩位花中男學生還滿特別的。其實呢,我想先說,花中全身藍的制服真是可怕耶!好像犯人裝呀!!這兩位狀似親暱的男生以極女性化的動作吃著火鍋,剛好和那位 Tomboy 服務生形成強烈對比,這個發現又令我十分不舒服。只能將其歸類於現代潮流的改造。而更前面一點的桌子則坐著一對情侶,男的是一隻不足不扣的鬍子熊,而他的女伴則十分嬌小,整體面積大概只有鬍子熊的三分支一,而男的猛吃而且抽著一張又一張的衛生紙擦汗,女生似乎只吃了兩三口就不再吃了。這對情侶穿的還滿渡假風的,而熊熊起身拿辣椒醬時也引起大家的注視。不過,我覺得這一對還滿有趣的,就拿起相機把他們照了下來。差不多吃完的時候才七點,想著晚上還要去哪裡呢?本來想去一些書局,可是下雨讓我不想再巷弄中穿梭找路,本來想去自強夜市,卻又剛吃飽,本來想去附近的磐石咖啡館,卻又覺得連著去很怪,最後決定夜探鯉魚潭。

騎上中央路便一路狂衝去鯉魚潭,這條路真是漫長,下著雨氣溫又低又不時有些夜行砂石車,感覺真危險。不過又寬又長的路上騎了大約十幾分鐘,車潮總算散去,而且越來越荒涼。不過繼續飆了半小時幾近漆黑的道路以及山路,我穿著雨衣還是感覺的到山裡的寒意,而且我最喜歡亂想了,常常覺得路旁的黑暗之中有人在看著我,這種感覺越到山中越強烈。在我騎過一座橋之後,還是沒到,看著油剩下兩格的儀表板以及不知道還要騎多久的情況下,我竟然決定回去了。實在是因為漆黑沒風景好看,對路不熟不想困在這一片漆黑中,又想到到了那也不知道要去哪裡看螢火蟲,只好往回騎。不過,這一路騎來也看到許多有趣的地方,一路上有農場、花園、居民坐在路旁閒聊的部落以及荒涼的工廠,雖然沒有到達目的地,但還是有些收穫。而且回到市中心的時候已經快九點多,至少達到了我要殺時間的目的,懷有阿 Q 精神的我騎了至少兩小時的車,屁股早已痲痹。回到沒下雨的市區,卻因為冷還沒脫下雨衣,跟其他的騎士比較起來似乎有點狼狽。不過,我在想隨便啦,我可要躺在床上就好。我可是騎了兩小時車卻什麼都沒看到的觀光客耶!

說到作為觀光客的義務,肚子又適時的餓了,提醒我去吃一下必吃的地方夜市。雨停了,騎上車子再度上路,去吃了公正包子,又喝了一罐果汁,這個感覺真好!我想很多人會問一個人出去玩有啥好玩的,我想一個人就是可以獲得這種不拘束的感覺吧。要去哪裡就去哪裡,沒有完成也沒關係,頂多罵一下自己就好,然後又可以繼續想做啥就做啥。如果有人結伴出遊,卻碰到彆腳的旅伴,那種感覺會讓你生不欲死。晚上的花蓮市跟一般城市相同,不過倒有幾家 PUB 還開著,或許下次會想要進去看看。這一天就在滿足口腹之慾的疲累感中結束了,明天應該不會趕著去哪裡,所以回到民宿坐在民前抽煙。雖然民宿是被各種特種行業包圍,但這條街上還算很安靜。抽著抽著,看到對街有兩三位男子進了一棟公寓,不久又有一位穿著屬於那種行業的女子進入同一棟公寓。我雖然克制自己不做任何聯想,但總是會幻想著對面那棟公寓裡某一房間即將上演著肉搏戰,感覺像是小說或電視劇的情結,卻在我對面的街上發生著,這卻是我在家鄉觀察不到的事。回到房間,挖了一下鼻孔,整個鼻腔都是天葉手捻煙的臭味,我真的不知道香煙為什麼要叫香煙,根本就是臭的呀!我還是應該忠於煙草,相信自己手捲的小煙。又洗了一次澡,報懷著許多感想,沈沈地睡去。

6/15/2008

Yael Naim 雅喃

喜歡她的歌聲,也因為她的歌曲讓我第一次聽到希伯萊文,一種美麗的語言。真希望可以去學一點點,一定很棒!我最喜歡這首 Levater,好悲傷,好美。

לוותר

כמה כעסים שמרתי במיוחד לך
אתה יקר לי
כמה מרירות אספתי במיוחד בשבילך
אתה הכי יקר לי
רציתי לדעת לוותר לך
כמה מחשבות פרידה שנאה בתוך כל זה צומחת לנו אהבה
כמה סיפורים לאורך השנים אם רק ידעתי כמה אני שקופה לך
רציתי לדעת לשקר לך
כמה פעמים סלחת לי
האם אני סלחתי גם לך
דווקא המילים הבהירות החליקו לי ממני מתחת לשפה
רציתי לדעת לדבר אתך
רציתי לדעת לספר לך
רציתי לדעת להיות לך
רציתי לדעת לרגש אותך
רציתי לדעת לאהוב אותך

Transcription:
Kama keasim shamarti bimyuchad lecha
Ata yakar li
Kama merirut asafti bimyuchad bishvilcha
Ata hachi yakar li
Ratsiti ladaat levater lecha
Kama machshavot preda sin’a betoch kol ze tsomachat lanu ahava
Kama sipurim leorech hashanim im rak yadati kama ani shkufa lecha
Ratsiti ladaat leshaker lecha
Kama peamim salachta li
Haim ani salachti gam lecha
Davka hamilim habehirot hechliku li mimeni mitachat lasafa
Ratsiti ladaat ledaber itcha
Ratsiti ladaat lesaper lecha
Ratsiti ladaat lihiyot lecha
Ratsiti ladaat leragesh otcha
Ratsiti ladaat leehov otcha

Levater
Combien de colères j'ai gardé spécialement pour toi.
Tu m'es cher.
Combien d'amertume j'ai accumulé pour toi .
Tu es ce qui m'est de plus cher.
Je voulais aprendre à renoncer à toi.
Combien de pensées.
Séparation, haine, mais dans tout ça l'amour fleurit.
Combien d'histoires au fils des ans, si seulement j'avais su à quel point je suis transparente pour toi.
J'aurais voulu savoir te mentir...
Combien de fois tu m'as pardonnée, est ce que moi aussi je t'ai pardonné.
Justement ce sont les mots clairs, qui m'ont échappé de la bouche.
J'aurais voulu savoir te parler...
J'aurais voulu savoir te raconter
J'aurais voulu savoir être pour toi
J'aurais voulu savoir t'émouvoir
J'aurais voulu savoir t'aimer

Levater
How much anger have I kept especially for you?
You are dear to me
How much bitterness have I collected especially for you?
You are dearest to me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concede to you
How many thoughts, parting, hate?
In the middle of all this grows for us love
How many stories over the years?
If only I had known how transparent I was to you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lie to you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forgiven me?
Did I forgive you too?
It was the clear words that got away from me, slipping beneath the lips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talk with you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tell you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be for you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move you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love you

為你
我為你忍受了多少怒氣?
你對我如此的重要
我為你熬過了多少的苦難?
你對我真的很重要
我想找到一個離開你的方法
我為你體驗了思念、分離與怨恨
但對你的愛卻從中而生
這許多年來你捏造了多少故事?
我早該知道我對你只像個隱形人
我想找到對你說謊的方式
因為你不曾原諒過我
我不是卻早就原諒你了?
我忘卻了文字的真正意函
悄悄地逃出了嘴唇
我想找到與你對話的方式
我想找到與你傾訴的方式
我想知道為你存在的意義
我想了解感動你的訣竅
我要獲得愛你的權利



Yael Naim - Levater

6/01/2008

四天又三分之二(1)

即將結束「自由」譯者的身分,再度回到體制中成為一個規律(如果幸運可以不加班的話)上下班、通勤的上班族。這種轉變不能說不大,因為我字大學就希望可以在家裡工作。這一年半來,我真的實現了我的夢想,成為一個可以忍受寂寞、孤獨並獨自在家裡工作的譯者。我很享受這份自由自在的工作,可是在毫無保障的情形下,我被現實打敗了,這種生活固然好但也需要一個完整的大環境和工作條件來支持我們這種人的生活。要再度回到厭人的體制裡我並不好受,但很奇怪的我並不猶豫的便做下這個決定,大概厭煩了這種每天趕稿的生活,以及別人休息我也得加班趕稿的日子。不過這種生活還是很甜蜜的,我想我以後一定還會在這樣子繼續下去。或許等我有了小孩,我一定會願意再這樣工作。可是目前呢,可能就先這樣告一段落。但我也沒啥不高興的,因為我至少做過了。
恢復不自由的報酬自然就是旅行。沒錢出國,我想就到花蓮來渡過上班前的日子。今天一早鎖上門,背起一小時前才打包好的背包,準備去搭車。到了台北車站,等著十點五十分的火車,車子準時的到達,竟然是傳聞中的太魯閣號!之前訂票的時候並不知道這就是太魯閣號,直到火車行駛進站,我才發現就是這輛黃白相間的快速列車。車子只停三站便到達花蓮,快速是不用講了,但我發覺這部車很難坐噎。一踏上車,看見火車椅子非常的不同,我想就是「新」吧?椅子還有像飛機那樣的折疊小桌子,可以放便當或是雜務。對了,就是飛機。火車的內裝超像飛機的,椅子像、整體感覺像,行李架有點像,最像的就是窗戶的設計。我認為窗戶的設計真是太小了!而且椅背太高還會擋住望向窗外的視線,這實在是令我百思不解的事情,我以為太魯閣號就是要讓乘客享受海景,沒想到遼闊的大海卻被侷限在小小的框框裡,真是太妙了。另外,椅子也沒有靠腳的墊子,乘客睡覺的時候,腳必須放在地板,睡到最後可能會服裝不整,因為會一直往下滑呢。太魯閣號可能只有外觀好看吧?還有速度快的優點,其他的優點,我很難掰的出來。在火車上的時刻,看著亨利米勒的《北回歸線》,其實心裡想著很多事情,想著想著開始頭痛,只好在一股不知名的臭味中睡去,希望可以早一點到達。


到了花蓮,發現還是有很多遊客到這裡玩。而且都是旅行團的居多。背起很重的包包,獨自慢慢地的在月台上走著,但還是忍不住拿起相機照了一下太魯閣號,算是感謝台鐵了。出了火車站,非常習慣地就往 i 走去,這是在歐洲旅遊養成的習慣,但我想台灣版的旅遊資訊中心可能差了很多,只有表面像,實際上呢我想發會不了多少作用。自己拿了一份地圖,前往之前已經訂好的旅行者之家。這家民宿很近,不須幾分鐘就找到了。老闆的父親親切地(很公式化地,他做了三十五年的公務員)與我寒暄,我也很識相地回應。房間很新、很不錯,看得出老闆的用心布置(後來我相信,他們應該是找人設計的),對於一個觀光客而言算是一種奢侈了。但對於我這個似乎對一切都很不滿的人來說,這裡太多做作的擺飾。老闆想要營造家的感覺,但我覺得誰的家像這樣子?反而更讓旅客(我)覺得這只是一個超值的旅店。不過,以一個民宿來說,這家的標準在一般以上,很高興自己找到這家民宿。
接下來要解決代步工具,之前來過花蓮三次,知道這裡沒有車子是很累的。又走到火車站附近的租車行,租了一輛五十 C.C. 的 Vino 來逛花蓮。第一站,麥當勞,研究一下要去哪裡。不過,陣陣的頭痛讓我似乎思考不了,我歡坐在這理想剩強烈的冷氣,坐在裡面觀察花蓮人。這裡的麥當勞真大噎!跟台東的差不多,這時我好羨慕住在東部的台灣人,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大了一點,道路寬了許多、樹多了許多,就連在這裡上班的人看起來也悠閒許多。時間浪費的差不多了,先往美崙山公園去踏青。


美崙山公園很大,這裡有許多森林步道可以走。雖然是下午倒也有很多人在沿著山坡健行。在這裡走了好久,因為缺少地圖,我迷路了半小時在下坡下坡,還看到一座空軍雷達站。從山上可以俯瞰整個花蓮市,在健行的同時還可以看見客機或是戰鬥機降落,這座山是此區域的最高點,因此雷達站設在此是最好不過的。在這裡大概花了一小時半,心裡想的是,大安森林公園算什麼?這裡的樹大概是大安「森林」公園的好幾倍,比較起來,大安只是有草皮的空地罷了。結束迷路之後,度子餓得發慌,我的頭越來越痛,是該找個地方坐下來吃個美食的時候了。看一看民宿給的美食地圖以及網路上的介紹,美食首選:公正街包子。這家店超好找的,不過呢,我發現我以前來這邊吃過,可是我卻沒有印象,這表示這家店的東西還好吧?我想真正喜歡吃的人應該會同意,如果一種食物無法讓吃的人留下深刻印象,應該就沒有那麼好吃吧?我想最主要是廣告的關係。而且我發現呢,這家店可能太賺錢了,負責點餐的那位女士,似乎不正眼瞧人噎。你跟他點餐的時候,他卻在看別的地方,真令我生氣。一籠蒸餃有十個,一個三塊錢,算是滿便宜的,真的是很棒的小吃,而且內餡很扎實,難怪會有這麼多人喜愛。吃了一籠,當然吃不飽,下一個地點是廣為流傳的液香扁食。我又要以非常客觀的角度來看這一道小吃。我覺得呢,實在不值得。今天還不是假日,我根本不需要等待就可以吃到一碗六十塊的扁食。如果碰上假日,在我的印象中,食客們得等上十幾分鐘才吃的到。等也就算了,問題在於值不值得?今天吃的觀察是,以前還滿有質感的塑膠碗(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現在都換成了紙碗。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是生意不好嗎?為啥越來越差?難到賺了很多錢,就會變成這樣嗎?真令我懷疑。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同感?不過,看來吃的人這麼多,我想很少人在意用紙碗吧?平心而論,扁食的份量很夠,聞起來很香,湯頭淡了點,可是算是好吃。不過,客人是很挑剔的。吃完一堆用麵皮包起來的肉團(餃子、餛飩)後,肚子有點漲,該喝點咖啡幫助消化,順便吃個甜點。剛好就到附近博愛街上的咖啡筆記點了一杯濃縮咖啡和烤布蕾。這家店的是義大利 Trombetta 的咖啡豆,這還是我第一次喝到這種咖啡,不過品質很好。這一杯濃縮咖啡的味道不會很酸,也很香,配上附送的巧克力豆,是很不錯的咖啡。而烤布蕾的品質也很棒,不過呢,份量少的令人不敢相信。寬大的盤子盛著只有一公分高的烤布蕾,讓人感覺很不值得吧?吃完後,在這裡寫了一些筆記,不知是不是因為非假日的關係,目前店內只有我一個人。而外頭正在下雨的街道,讓這裡感覺起來還滿冷清的。我走的時候有兩個女生在外頭看著菜單,希望她們進來為這家店添點人氣。現在真的是飽了,但時間還早,該去哪裡呢?選定了常常聽見的石藝大街去一探究竟。位於中山路尾噴泉旁一點點路程的石藝大街聚集了許多賣石頭、水晶的商店,這一個晚上,啥人都沒有。還真冷清,我想又要等週末人潮帶來買氣吧?失望的我想著要如何打發夜晚,決定去七星潭。不過,這又是一場迷路記,花蓮的路太長了!這是我惟一可以自我解嘲的理由。
第一天的最後一個地點,璞石咖啡館。在桃園的時候就常常聽到這家咖啡館的名稱,今晚總算讓我得以點杯咖啡在這裡坐下。首先看看一下咖啡館四周,位在 T 字形路口的璞石正如其名,處於一個很不起眼的角落。四周是樂器店、臭臭鍋、飲料店以及抽水站。但這樣的環境無法遮掩璞石想給予客人的奢華享受。一走進門,是戶外吸菸區、兩座鞦韆、廁所以及阿之寶的入口處。這樣的擺設讓我想桃園中正路的高地咖啡館,不過不是現在的樣子。我認為高地是賺錢後,品質變質的另一個實例。璞石的裝潢很讓我滿意,或者是說很讓顧客滿意。舒適廣大的空間,是非常適合聊天的場合。由於這裡也有表演空間,所以正中央擺著一台鋼琴,等著音樂家來彈奏。點了一份單品的瓜地馬拉咖啡,沒想到這又是另一份奢華。本以為單品咖啡會以「一杯」的形式出現,沒想到來的卻是一壺,再加上兩片甜餅乾。對於一個喜愛咖啡、打發時間的我來說,這是道地的奢侈。一壺可以慢慢喝,而且咖啡也不會變涼而走味,這種想法無疑道出老闆的用心。這一晚,客人不多,一群聚會的高中同學的中年男子,一位貴婦的小孩和外勞、四位女士、一位獨自看報的男士以及我無法辨識出關係的三位女生。我對咖啡很滿意,沒的挑剔。璞石體貼的心意甚至延伸到了廁所裡,邊上廁所還可以聽著上方喇叭流泄而出的爵士。而牆上所掛的畫正是柏林布蘭登堡門附近區域的一座公廁。我會知道,因為我在柏林就看到這座造型獨特的公廁。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巧合,不過這又是另一個驚喜。璞石真的不錯,我很喜歡這裡,我想之後幾天還會再來一兩次。奢華的璞石咖啡館味我這一天劃下滿意的句點。




[http://blog.yam.com/cafejade]

我的譯域苦行

現在再來回顧過往的一年,似乎滿有趣的,因為我不知道這段日子是怎麼熬過來的。或許,有著愛人互相支持走過這段日子,再加上兩隻貓咪不時在我翻譯時在四周胡鬧,最重要的因素可能是我自己固執的堅持?這種說法真令自己汗顏,因為哪來的什麼自我堅持,其實就是學歷差再加上自己怪異的特性,讓自己陷入絕境裡,每每在周末夜晚趕稿時感嘆自己為什麼要追求那種「自由」的工作?說是自由翻譯者,其實說穿了也就是吃力賺不飽的翻譯苦工。不需要羨慕,我可以隨時隨地去逛IKEA,享受下午茶,可是這是假象。因為可以晃蕩的時候,也就表示沒有錢賺,做這些休閒其實是在花錢。而且還得犧牲週末時間趕稿,而且不得不趕,因為沒有稿子就表示又沒收入啦。所以總是在週末夜晚暗自哭泣,羨慕別人是領薪水休息,而我則不得閒。
就這樣過了一年,憑著自己的傻勁與趕稿速度,也只是過著還過的去的日子。我不會忘記那種一個月辛苦下來,戶頭卻只有70塊的進帳(本來是一百塊,可是還要扣手續費),那真是令我沮喪到谷底。或許是因為跟翻譯社合作的關係,所以一直無法把價錢提高,也或許是因為自己的能力與專業背景不足以處理數十萬字的大案子,我以前總覺得做為一個自由譯者應該不會這麼辛苦。但正式做為翻譯工作者之後,頗能體會其中的辛苦。我認為至少要有六個月的積蓄再來轉行,才撐的過一陣找合作夥伴的過渡期。很幸運地,我撐過了,可是這一段時間下來,我還是得放棄,暫時告別這種日子。三年後再來吧!

5/18/2008

焦糖人生

周末去看了《焦糖人生》這部片,是部情節很細膩的電影。描寫一間理髮店裡三位美髮師的故事,但是還要再加上一位日益衰老的過氣女演員,還有一對貧苦的姊妹。我比較喜歡的部份並不是主角拉雅與神祕情人的秘密關係,不是妮絲琳重整處女膜的緊張也不是芮瑪對長髮女客的愛戀,而是裁縫師蘿絲。
為了照顧姊姊莉莉(我聽到這個名字就讓我覺得這是個搞笑的角色),蘿絲得幫人修剪衣服來過活。而莉莉則在街上撿廢紙,增經還一度撿警察開的罰單,讓警察哭笑不得。蘿絲遇到一位老紳士,彼此都有好感,卻不敢說出來。有一次,蘿絲把修改後的褲子親自送到老紳士家,並在家裡跟他喝了咖啡。不久後,老紳士決定跟蘿絲在咖啡廳約會。蘿絲欣喜之下,總算踏進 Si Belle(法文,是『真美』的意思吧)沙龍做頭髮。蘿絲染了一頭的紅髮,而且興奮地在約會前坐在梳妝台化妝。可是莉莉不停地打斷她化妝,還說些取笑蘿絲的話。就在妝快要畫好的時候,蘿絲淚如雨下,竟然拿起化妝棉一邊哭泣一邊把裝卸下。而這時,在咖啡廳等待的老紳士也起身離開了咖啡廳,穿著蘿絲改好的褲子慢慢地走回家。在我看到蘿絲擦去化妝的那一幕,讓我想流淚,我想人生中總是會有這種在親情與愛情之間的痛苦選擇,而導演選擇這樣詮釋,令我很感動。
還有,劇中的女主角拉雅由導娜迪拉巴基演出,她還負責編劇,而電影的配樂則由導演的先生負責。這是一部展現出女人萬種風情(我決定不要使用這個字眼,還是用了)的電影,不過我不知道是不是黎巴嫩的女人都如此,但我相信戀愛中的女人都有一種魔力。片中只出現幾個男人,不過卻是主導劇情的重要角色,如拉雅的秘密情人,妮絲琳的先生,老紳士還有那位可愛的警察。
片中還有很多有趣的電影情節,但似乎沒時間寫了,很怕寫出一堆毫無意義的論點,所以就這樣了。




Caramel - سكر بنات

4/24/2008

my favorite reggae songs




bob marley - no woman no cry




Bob Marley - I Shot The Sheriff [ LIVE ]




Bob Marley - Get up, stand up (Li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