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訊>
8/23/2008
[食記] 桃園南崁。李.西餐廳 M&L Restaurant
<資訊>
8/01/2008
英語學習經驗分享
什麼叫做國際化呢?大家很自然地就可能會說是要會英文,要會電腦等等能力,但在我那個年代,學英文只是一件非常痛苦的事情,根本與所謂「國際化」這種東西可一點關係都沒有。在我學英文的過程中,我經歷了排斥期、狂熱期、厭倦期、懷疑期以及到現在的無可奈何期,這種「國際化」的歷程真可歌可泣!
一開始在補習班學習英文,是個不快樂的開始。因為我覺得我的中文都說不太好了,為什麼還要我在九九乘法表之外再背二十六個外星字母!往往被單字的下場都是被打手心收場。直到有一天,補習班出現一位長髮飄逸又溫柔的女老師,我似乎開了竅的毫無困難背起單字,有多少單字就背多少一點也不含糊。在我幼小的心靈中,我發誓也要念大學(而且是輔仁英文系喔),為的就是學習這位漂亮女老師一口流利的英文。就這樣,我暗自發下的願望一直勉勵著我在英文方面追求表現。國、高中時,同學們都要準備國、英、數三科,但我總是只要花同樣的時間準備兩科就好。考出來的成績總也是前三名,而大學聯考時,光英文一科就有八十分呢!這可真是我學英文的高峰,我當時可真是不能沒有英文,一天不背單字,一天不看英文,一天不講英文,就會覺得全身難過,這就是我所謂的「狂熱期」。
學英文就是要有這種狂熱!而看到「賴世雄美語邀請大家一起從小學好英文!」(http://www.peterlai.com.tw/) 就讓我想起「雄哥」老師這位好夥伴,他幽默的講解在廣播中陪伴我渡過準備聯考以及精進英文文法的日子。讓我蛻變成熟練的英文好手。而學語言真的是愈早愈好,即使當時身處英文狂熱期的我,還是怨嘆自己太晚起步。
但畢竟當時還是個沒見過世面的桃園小伙子,上了大學(可惜數學零分上不了輔大)後,學起第二外語,開始念真正的文學書籍。我的世界突然變大了,大到無法只倚賴英文來觀看這個世界。當時發現,世界上還有許多語言是如此的美麗,比英文更具有韻律,網路的逐漸流行也讓我發現,英文其實是最簡單的一種語言。或許,我認為我花了近十年的時間,只為了學習一種最簡單的語言?!我開始質疑英文的價值,慢慢的排斥,雖然還不到荒廢的地步,我對英文的掌握度明顯地以前還差。不過,終究是一種幾乎成為第二母語的語言了,目前的我仍然熟練地運用英文,但對於英文的熱情或許已經褪去,轉而變成一種「不得不用」的職場工具了。
這是我學習英文的簡短歷程,或許很多人會有同感,覺得英文真的太簡單,至少要在學會或精通「第二外語」。但有件事卻是絕對的,就是「學語文一定要從小就開始學」。所以呢,我打算早早把未來的小孩送去學法語或德語,自己教英語,但不論學哪種語言都要回歸到雄哥老師的那句話,一定要從小就開始打好基礎。
7/26/2008
鳳凰颱風
其實,颱風來臨的那幾天,天色最美而且擁有最多種的變化。可能因為風速增強,天空裡的雲好像跑百米賽跑似的在空中奔馳。也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這樣,平常空中的晦澀氣體也都被吹走了,天空變得更藍,像是地中海地區的那種天空。奔馳的白雲則有厚厚一團也有宛如絲帶的形狀,在各式雲團的堆疊下,建構出相當有立體感的一種天際。偶而在雲間看見一隻飛鳥,便會突然有一種好想飛的感覺。就是希望可以和雲層賽跑,穿梭白雲間。這只是白天的天空,如果幸運的晚時時還沒下雨,印象中那又會是另一種美景,到時就在去照一下。
暴風雨前的寧靜是如此的美好,就連家裡的貓也一直想跑出去玩。但這隻膽小貓,聽見呼呼的風聲,爬出窗戶後,只敢窩在窗台上專注的賞鳥。我在想,或許貓也有自己的嗜好吧?貓的履歷上,興趣這一欄會寫上「賞鳥和睡覺,沒事咬咬主人,撕破他的皮」,其實滿酷的。
或許大家都討厭颱風天,但其實用另一種心情來看待大自然的力量,並且加上自己的觀察,只要在萬全的準備下,應該會有另外一種收穫呢。有本《看雲趣》http://www.ylib.com/hotsale/cloud-sp/commend9.htm,應該可以增加賞雲的樂趣喔!
7/14/2008
Goyas Ghosts 哥雅畫作下的女孩


本電影的女主角依妮絲(娜塔莉波嫚)長期為哥雅畫作中的模特兒,擁有天使的臉孔以及一顆純潔、虔誠的心。她是一位富商的小女兒,就連當時到哥雅家讓哥雅畫肖像畫的羅倫佐也不僅多看了

看到這種酷刑呈現在我眼前,我嚇了一跳,因為不久前我才讀過一本書《維納斯的誕生》,書裡提到了這種酷刑,書中寫到「吊墜刑的目的是要擊垮你的意志,同時摧毀你的身體」,受過酷刑的生還者走路時,四肢會抖動不平衡,可對照羅倫佐受託探監時,依妮絲完整的手臂,可能露出了一點破綻,因此有點不完美。不過娜塔莉波嫚在整部電影中如此犧牲的演出,還是就省略過這個不起眼的小地方吧。這部電影大部分的情節是繞著羅倫佐教士打轉。這位擁有著奇特五官的演員,因為在《險路勿進》中的變態殺手演出,讓我感覺到他演出這個角色的爆點,也就是一位如此虔誠以及嚴峻的教士表面下的世俗肉慾。他的五官讓我覺得他是一位嚴厲、意志力堅強的角色,但導演卻讓他如此輕易的表現出他對肉體的慾望以及對權力的求取若渴的態度,就是這種兩極化態度,讓他的面孔在我腦海中縈繞不去。而富商動用私刑,也以同樣的吊墜法對付羅倫佐時,他如此容易屈服,並在有隕名聲的自白書上簽名,明白地刻劃出人性中的懦弱。看完這場鴻門宴的的情節後,羅倫佐的命運驟時改變,由一位高權重的教士成為遭受追殺的喪家犬。而哥雅則在旁忠實地劃下了這一切。
哥雅在這一時候,耳朵漸漸的失去聽力,但無損他的聲望。法王路易十六被人民推下位,擁有統一歐洲願望的拿破崙命令攻下西班牙,將其成為法國的屬地時,哥雅則鎖在房間裡觀看著戰亂,他說「我看得見砲火的火光,卻聽不見砲火」,或許他是幸運的,他也得以在旁更寫實地畫出法國士兵的暴行。而隨著法國政府在西班牙建立政權,宗教法庭被解散,受到囚禁的罪人們因此獲得釋放。電影的女主角再次出現在我們眼前,不過她已歪嘴,皮膚長瘡而且瘦弱的不成模樣。營養不良以及缺乏日照剝奪了她少女的豐滿身軀以及滑嫩肌膚,讓她擁有一個嚇人的鬼模樣。依妮絲回到家,眼看自己的父親以及哥哥被法國人殺害陳屍在家中,她欲哭無淚。在她遇見哥雅並寫出自己的遭遇後,哥雅決心要幫助依妮絲找回她在獄中所生的女兒。這女兒的父親正是受到依妮絲肉體勾引的羅倫佐。
而機緣巧合,法國代理政府的主事者正是那多年前逃亡法國的羅倫佐!他譴責宗教,打壓宗教法庭,並大聲讚揚當時他視為異端的伏爾泰的作品,他深信法國的「自由、平等、博愛」,也熱愛這個給他重生機會的國家。但是一個人不論如何改變,他終究要面對自己的過去。羅倫佐不肯面對自己與依妮絲的過去,就決定抹殺這一切。他把依妮絲送去瘋人院,欺騙哥雅,更欺騙自己相信依妮絲發瘋編造出他有女兒的故事。但就是這麼巧,哥雅看見了一位長得非常像依妮絲的少女,這位名叫愛利西亞的賣淫女子正是十幾年前因為羅倫佐屈服於肉慾而對依妮絲不軌的結果。羅倫佐雖

電影結尾的感人畫面是依妮絲抱著小女孩,手裡臥著躺在板車上、斷氣的羅倫佐的巨大左手,親吻著他的手,僅僅地根隨著他。一群小孩圍著移動的板車唱歌跳舞,而哥雅則在後叫著依妮絲。這一幕應該是悲傷的,卻建構中一種田園詩般的快樂與知足感。歡欣鼓舞的小孩,繞著裝載農作物(羅倫佐的屍體)唱歌,一位少婦抱著娃娃滿心歡喜的與夫君走在回家的路上。昏黃的夕陽、雀躍的小孩以及純潔的少婦,這幅美好的畫面卻呈現了最深沈的悲傷,就像哥雅的畫作一樣,讓我看了久久無法釋懷。
我喜歡這個結尾,雖然看完我對哥雅的瞭解沒有增加(不像《戴珍珠耳環的少女》那樣專注在維彌耳的一幅畫上以及繪畫的情境與條件),卻看到哥雅作為一個畫家盡責地呈現歷史的用心,也看到一個淒美的愛情故事。
Goya's Ghosts - Trailer
7/06/2008
《維納斯的誕生》
一看到書名,腦海中便出現古早年代裡有一種香皂的外包裝正是這位文藝復興大師波提伽利 (Botticelli) 的畫作。畫中的維納斯擁有潔白,彈指可破的肌膚,暗示著買了這牌香皂你也可以擁有這等玉膚,但對於當時還小的我只好奇專注著包裝上的裸露部份,大概覺得這種裸露的色情怎麼可以貼在香皂上到處賣呢,一定得叫媽媽買下來,好好收藏這個包裝紙。不幸的是,我從沒有這個勇氣,現在想想,真後悔呀!
這本歷史小說的一開頭就已經勾勒出一個非常吸引人的場景,一位出家名叫露克蕾琦亞死去修女,在她受主寵招的肉體上竟然畫著一條銀綠相間的大蛇,而蛇信竟下探修女的陰戶!作者營造出這種頗具震撼力的畫面說明了讀者即將讀到的是一個情慾的故事,而且絕對是一場轟轟烈烈的愛情拉鋸戰。而我得說,作者的確寫出了滿足讀者好奇心的神奇文字,並也藉著這個故事多多少少的說明文藝復興時代的歷史背景。
故事發生在義大利北方的佛羅倫斯,顯赫布商保羅卻基的小女兒阿蕾桑德拉(即死去的修女的俗世名)擁有一個與當時女性不同的個性。她不僅聰明,懂得藝術,而且懂得發展自己的思想。這或許是每一個現代女性所追求的,但在十五世紀的義大利卻是個見不得人的優點。就在阿蕾桑德拉即將跟隨世俗的腳步,準備嫁入豪門時,這位伶牙俐齒的小女孩卻在情感上有了第一次的困惑。她對於一位家中的畫師有著無法釐清的情感,她不知道是愛情還是好奇一步步的推著她走進這位「身上冒著很濃的汗酸味」的畫師的封閉世界,即使在她結婚後,她仍然關心著這位畫師。由於成為某人妻子的地位,阿蕾桑德拉得以正正當當的獨自出外探索這個現實世界,但她心裡知道這場婚禮只是她與先生之間的一場交易,所以她更義無反顧的接近這位正在進行溼壁畫畫作的凡俗藝術家。當時局勢的動盪不安,也時時影響著阿蕾桑德拉與她先生的關係,而最後一次決定性的動亂讓她先生得以藉著假死而離開了阿蕾桑德拉。剛生下女兒的這位女士(她已經歷許多人生難題,在此我們可以容許她脫離了女孩的歷程)離開了百花大教堂的所在,當時被稱為新雅典的佛羅倫斯,隱居在修道院中。接著的故事正如故事一開頭所說,阿蕾桑德拉渡過了一個與藝術為伍的生活,而她的死亡並非死亡,反而猶如維納斯的誕生,散發出智慧的光芒以及無人能敵的純潔之美。
在這幾個短短的字句裡無法說完這整個故事的精彩之處,但我想讀者一定會深深著迷於阿蕾桑德拉的勇敢以及她的義無反顧。作者在塑造這個角色時,或者是說這一整個虛構的世界時,不但巧妙的旁徵博引也深刻描繪出當時的社會百態。而現在的佛羅倫斯仍然維持著當時的樣貌,狹窄的街道以及鋪著圓石道路現在承載著汽車,聖母百花大教堂令人眼花撩亂的外壁已及金碧輝煌的天使之門已成為觀光勝地,而就在不遠處的精品店女店員則穿著黑色蕾絲絲襪在門口享受她的 cigarette break。這是我在 2006 年年底所見到的佛羅倫斯,時髦的女郎、帥氣的警察以及賣紀念品的黑人小販擠滿這周圍,看完這本書之後,我深信阿蕾桑德拉正在某處驚嘆著出自藝術大師之手的作品,另一位維納斯也自此誕生。

[百花大教堂]


[教堂屋頂壁畫]

[維納斯候選人?]
6/29/2008
四天又三分之二(2)
昨晚睡不好,翻來覆去的跟空肚子打鬥,肚子從早上四點多就開始餓了,搞得我非常地不耐煩,真想六點多就衝下房間去吃早餐。但是呢,我還是等到了七點半再去吃,算是矜持一下吧,ㄎㄎㄎ!
吃完四菜一蛋餅的早餐之後,決定要去哪裡呢?看看今天早上的天氣還不錯,太陽不是很大,決定長征東海岸。騎著一台小機車在海岸路上奔馳實在有點危險,我想我應付這個危險的唯一解決方法就是不斷地看後照鏡,隨時讓自己掌握身後有哪些移動的車輛,並且適時的讓位給這些迅猛龍。雲朵慢慢地消散,陽光無情地撒下,我的手臂和臉頰感覺到了溫度,不過在涼風的吹拂下似乎感覺不到有任何不適。騎了好久,過了橋到達台十一線也就是濱海公路,我的心情在廣闊大海的招呼下愉快了起來。騎上嶺頂道路,我想這可能是迷路的一部份。我騎上來完全沒有特別目的,只是覺得以前都沒走過,就上來看一看。沒想到這裡的景色超好,可以眺望東海岸。不過又騎了十分鐘左右,我發覺還是往台十一線走好了,嶺頂道路看起來不是正道噎。衝下道路回到台十一,再往前不久就到了東海岸遊客中心。到了停車場發現只有分小客車和大客車的區域,沒有摩托車的停車格。還真是瞧不起騎摩托車的人呢,不過我想騎摩托車來玩東海岸的人很少吧?只要像現在這樣,太陽一出現,必定會把人晒的昏頭轉向,只有當地偉大的原住民才受的了啦!遊客中心設計的很不錯,有涼亭可以看海。海風陣陣、波浪濤濤,在這種聲音中醒來的確是一件美事。遊客中心種滿了百合花,目的是要讓百合花再次長滿東海岸。而中心的環繞步道帶著我走過生態池還有保育園區,置身在陣陣花香與蟬鳴鳥叫之中。在步道稍微往上的一座涼亭,看到兩位清掃園區的工作人員在聊天。其中一位較年長的人在講著當兵的趣事,內容是沒什麼特別的,但是我聽到他的語調就讓我很自然的笑出來。有些原住民就是有這種天生的條件,那種不刻意的語尾上揚音調就是可讓人放鬆心情。園區內有許多蟬,多到讓我以為牠們在尾隨我,希望我把牠們拍下來。對我來說這是個新經驗,我看著蟬振動腹部發出極大的鳴聲,我也覺得這是個非常漂亮的生物。小巧身體的腹部上有白色線條,卻能發出極高分貝的樂音,稱牠為動物界的男高音應該不為過吧?另外,還有一種婉轉動人的鳥叫,可是我無法得知這是什麼鳥,但我認為應該去查清楚這倒底是什麼鳥,因為這種歌聲很常聽見。走到遊客中心的本部,是一個很漂亮的地中海式建築,有著懶懶的、令人放鬆的氣氛。中心有一個中庭,一進門就看見駐守在這裡的員警在跟服務台小姐談笑,我真想搬來花蓮呀。不然,我來花蓮開翻譯社好了,我想應該會滿不錯的。裝滿了自己帶來的 SIGG 水瓶,享受這裡不斷吹來的涼風。看到一位金頭髮的外國人,手裡拿著自助旅行聖經 Lonely Planet。其實我根本沒看到書的封面,但是 Lonely Planet 獨特的書背便是註冊商標了,畢竟我也曾經這樣逛過歐洲。現在出了繁體中文版,值得高興,不過其實我對《孤星》的內容帶有保留。因為撰寫內容的是外國人士,對於台灣這種處處都要申請護照以及匯率如此弱勢的自助旅行者而言,《孤星》是以一種帶有文化優勢觀點看待世界的旅行觀。我想,這位外國人或許可以很清楚要去東海岸、太魯閣、如何租車等資訊,但我想他們無法得知璞石、來成排骨麵等地方特色的資訊。或許從某人的部落格可以得知這樣的資訊,但終究是《孤星》所不及的。在遊客中心散步的時候,不時可以聽見尖叫聲,這是從不遠的海洋公園傳來的,我只去過一次,不過門票很貴,而且到花蓮來說還要受限於人工設備所帶來的樂趣,或許就失去了來花蓮的目的。不過,偶爾去玩一下還是不錯的。
又衝下了下坡,去鹽寮。鹽寮是最著名的民宿區,當時白色地中海這家民宿,讓我(或許還有所有人)以不同的眼光來看花蓮。頓時發覺花蓮是台灣獨有的渡假天堂,也因此花蓮有名了起來。其實這裡已經有許多的民宿,但比較好的民宿廣告打得比較少,地點也更隱密。這些都是要自己慢慢的找,有時真的是要碰運氣的。鹽寮最美麗的就是海岸,而海岸上的土地則被一家家民宿買下,打造民宿特有的海景。所以到這裡要享受海景,就得找個地方花錢坐下或住下。今天並不想這樣做,而且肚子餓了所以騎車回花蓮市。這一趟東海岸來回讓我發覺騎車逛花蓮真累噎。在太陽的酷曬之下,讓我昏昏的想睡覺。尤其小機車的避震系統不好、路面也差,所以更累了。下次還是得租汽車來開,不然冬天再來。回到市中心,去吃中正路上、Starbucks 對面的來成排骨麵。夾在熱鬧服飾店之間的歷史老店,一點也沒有「老店」的感覺,反而像家泡沫紅茶店般的充滿和式熱血!不過畢竟還是有一塊招牌寫明了這是一家數十年的老店,不然真不敢相信這裡的麵會好吃到哪裡。看了簡單的菜單,點了一碗六十塊的排骨麵、一份黃金蛋以及一份豬頭皮。等不了多久,便上菜了。把錢付給類工頭堅長相的男服務生後,發現這碗排骨麵看起來就是好吃的樣子。而黃金蛋更令我垂涎三尺,豬頭皮就普普啦。先喝了一口湯,清淡不油膩卻又有著鼓起食慾的美味,是很成功的麵湯。而剁碎成小塊的排骨則入口即化,擁有神奇的口感。每吃下一口,都大大犒賞了我疲倦的身軀,令我心情提振不少。挑起一塊黃金蛋,棕黃的蛋白還有尚未熟透,金黃色的蛋黃更令我驚覺這家店真的不簡單。沾著特製醬料(雖然我永遠懷疑,所謂的特製只是三道四種普通的醬料以一定比例混合而成)更令我想再叫一盤,不過四顆蛋的膽固醇應該滿可怕的啦。我想,這頓午餐應該算很值得的,雖然沒有冷氣令我汗流浹背而稍微降低了那麼一點點的樂趣,還是覺得下次來花蓮一定要再吃一碗。
吃完之後又是一陣猶豫期,心裡盤算著要去哪裡。既然離麥當勞不遠,我便又跑去那裡叫了一杯咖啡(我並不認為麥當勞的咖啡好喝,純粹是為了便宜與冷氣)坐在某個地方想著下午得去哪些地方。其實我要去的地方昨晚就決定好了,就是讓我迷失在一片幾乎荒涼的七星潭。至於之後要去哪,我想到時再說吧。我還是比較喜歡看看四周的人,感受一下這裡的花蓮市縮影。腦裡剛好閃過剛才一位男服務生,他的馬尾還有輕柔的語調以及深邃的原住民五官,讓我太驚訝了。血液中留著在山林中打獵與奔跑嬉戲的傳統根源,卻在屈服於文明的漢化世界裡,成為一位偽男子漢。這算是我在這間麥當勞裡看到的一個有趣現象,但後來想一想,其實沒啥大不了。或許他們接受了這種漢化世界,更進而崇拜洋化世界,而屬於祖靈的山林世界則可能成為課本的故事,藉由文明來教導。我在說什麼?總之我覺得這是個有趣的發現。
決定後,坐上小車發動馬達,往七星潭疾馳。豔陽天下,晒的我頭發暈,但這一次比較幸運的是不久之後就找到了正確的方向。原來往七星潭的方向與觀光漁港同一個方向,但是到了轉進台泥的時候要繼續往前直走,才是往七星潭。再不然,就要跟著往七星潭柴魚博物館的牌子走。一路上的砂石車很多,所以我得不時的看後照鏡好適時的閃避砂石車。騎了大約半小時之後,經過一個下坡,我左轉到了七星潭風景區。這裡可以看著太平洋一望無際的海景也可以看到山上變化莫千的雲層。貫穿東海岸沿海景點的腳踏車道也在這裡設有租腳踏車的據點,所以可以見到許多騎腳踏車的遊客在此休憩。講到休息,一定就有吃的了。這裡有三、四攤賣大腸包小腸的販子,其中有一家外省老伯伯的招牌可是非常驚人的,令我看了不禁莞爾。
風景區的看海台階位置大約正好就在空軍基地起降跑道的正下方,每當戰機起飛之時,這裡正是欣賞戰機起飛的最佳位置。看著雙引擎 IDF 的機腹,一架鐵塊就這樣加足馬力飛上天際,留給地上的觀眾刺耳的噪音。在這裡吃完一根「無敵包二奶」老伯伯的烤香腸之後,我騎著車慢慢地到了柴魚博物館。
[腸王喔!]
這個博物館主要就是介紹柴魚片的製作過程,以及販售一些相關食品。建築物本身以前是製作柴魚片的工廠,最近則改建成這個展覽地區文物的博物館。一走進館區就聞到濃濃的柴魚片香味,讓我想起皮蛋豆腐還有味增湯裡一片片美味的柴魚片。館裡的文物以及說明文字非常的詳細,衍生的一些小遊戲也很多,看得出工作人員的巧思,而不是隨隨便便的一家博物館。由於禁止拍照,我想參觀的人都可以仔細的閱讀文字吧。我拿出隨身的筆記本寫下館內介紹柴魚片的製作過程:生切、熟煮、去骨、一回火、削整、二回火、成品。加上一些敘述文字的話就是將捉到的大小適中的柴魚去除內臟並切片,然後煮熟之後再以柴火薰烤。這時的魚片需要經過初步的修整,讓魚肉塊的形狀適於刨片。再經過一次薰烤之後就算完成,可以進行刨騙了。館裡也有工作坊,可以預約親手製作刨片的動作。到這裡參觀,我覺得真是教育性與趣味性十足的行程。而我除了拿筆記寄下這些資訊之外,也收集著館內隨處可見的紀念章,記載著製作過程以及一些魚的圖騰。逛完之後,我到紀念品店買了一包柴魚片以及丁香魚乾,價錢也都不貴。這地方真的是一個值得推薦一遊的地點。而且博物館就緊臨著附近的一般村莊,白色的牆壁以及藍紫色的屋瓦,呈現了一種類地中海的氣氛。雖然我之前有來過七星潭,可是並沒有來過這裡,多半只是到另一邊有著餐廳聚集的部份,這一次則總算看到了七星潭的全貌,瞭解此地的魅力。離開這裡之前,在村落的小巷子裡繞了一下,迷失在這座極具國外氣氛的村莊。這時空軍基地換成運輸機升空,傳出更刺耳的噪音。我想這是當地居民唯一痛恨的不便吧?但是觀光客卻來這裡觀看飛機起降,讚嘆科技的偉大,我想這一點值得我們想想。
看著天空的積雨雲越來越厚實,我也趕往下一個地方,觀光酒廠。酒廠非常的大,但進去展售中心逛了一圈之後,發現沒啥吸引我的東西,倒是廁所的設計還滿符合酒廠的風格的。到處有著古老的大酒甕,而小便斗旁則是排列著翠綠的啤酒瓶。買不起酒,我卻在櫃台買了一包寶島天葉國際板,這種煙似乎外銷的比較多。因為標榜的是使用天葉(最上層的煙草),而且以手捻方式製成,觸動了我的好奇心,所以買了一包來抽抽看。向櫃台人員借了打火機之後,坐在門口旁的椅子上點起一根手捻天葉!深深一吸,這種煙果真比較濃,但我不解的是,看不出是手捻的阿。整根煙的感覺就像一般製的香煙一樣,我想只是換包裝而已吧?就跟先前的 Dunhill 一樣,換了包裝比較豪華的紙盒,可是還是一樣的煙草、一般的製程。展售中心外有一個小亭子賣著啤酒,雖然我也很想喝上一杯,但總是礙於痛風的可惡慢性病讓我不敢嘗試。不過,這裡是花蓮不是德國或比利時,不會有那種不喝就喝不到的遺憾。觀光酒廠就是這樣囉,大概只花了半小時在這裡,算是一個長途騎車後的休息地方。
騎回花蓮的路上下起毛毛細雨,不過還好在下起大雨之前,我已經找到回家的正確道路。回到民宿之後,發現自己晒傷了,手臂還有臉頰都紅通通而且很燙。急忙洗了澡之後,就坐在床上享受著冷氣。這時窗外下起大雨,所以我也只好在室內寫著我的筆記。這一天的收穫還滿多的,尤其是在柴魚博物館那裡,感覺是個身體勞累、心靈也豐富的旅程,也或許就是因為這種心靈上的滿足,我一點也不急著睡眠或視作過於休閒的活動,我反而急著寫下我今天看到的一切。寫著寫著,也該到了吃東西的時刻,穿上雨衣和拖鞋去吃三媽臭臭鍋。雨水不停地下著,雖然我穿著雨衣卻發現我沒有雨傘,只好穿著雨衣走到店門口。強勁的冷氣迎面吹來,餐廳裡滿是人。我想這一家也不會特別好吃,只是我不想在街頭上逛來逛去,就直接到這裡來吃晚餐。一位又瘦又高的女生為我送上一碗飯,泡菜鍋也馬上到了面前。在我一邊吃著全省味道都差不多的泡菜鍋時,也順便觀察一下店內都是哪些人。除了那位滿男性化的女服務生之外,我發覺坐在我前面另一桌的兩位花中男學生還滿特別的。其實呢,我想先說,花中全身藍的制服真是可怕耶!好像犯人裝呀!!這兩位狀似親暱的男生以極女性化的動作吃著火鍋,剛好和那位 Tomboy 服務生形成強烈對比,這個發現又令我十分不舒服。只能將其歸類於現代潮流的改造。而更前面一點的桌子則坐著一對情侶,男的是一隻不足不扣的鬍子熊,而他的女伴則十分嬌小,整體面積大概只有鬍子熊的三分支一,而男的猛吃而且抽著一張又一張的衛生紙擦汗,女生似乎只吃了兩三口就不再吃了。這對情侶穿的還滿渡假風的,而熊熊起身拿辣椒醬時也引起大家的注視。不過,我覺得這一對還滿有趣的,就拿起相機把他們照了下來。差不多吃完的時候才七點,想著晚上還要去哪裡呢?本來想去一些書局,可是下雨讓我不想再巷弄中穿梭找路,本來想去自強夜市,卻又剛吃飽,本來想去附近的磐石咖啡館,卻又覺得連著去很怪,最後決定夜探鯉魚潭。
騎上中央路便一路狂衝去鯉魚潭,這條路真是漫長,下著雨氣溫又低又不時有些夜行砂石車,感覺真危險。不過又寬又長的路上騎了大約十幾分鐘,車潮總算散去,而且越來越荒涼。不過繼續飆了半小時幾近漆黑的道路以及山路,我穿著雨衣還是感覺的到山裡的寒意,而且我最喜歡亂想了,常常覺得路旁的黑暗之中有人在看著我,這種感覺越到山中越強烈。在我騎過一座橋之後,還是沒到,看著油剩下兩格的儀表板以及不知道還要騎多久的情況下,我竟然決定回去了。實在是因為漆黑沒風景好看,對路不熟不想困在這一片漆黑中,又想到到了那也不知道要去哪裡看螢火蟲,只好往回騎。不過,這一路騎來也看到許多有趣的地方,一路上有農場、花園、居民坐在路旁閒聊的部落以及荒涼的工廠,雖然沒有到達目的地,但還是有些收穫。而且回到市中心的時候已經快九點多,至少達到了我要殺時間的目的,懷有阿 Q 精神的我騎了至少兩小時的車,屁股早已痲痹。回到沒下雨的市區,卻因為冷還沒脫下雨衣,跟其他的騎士比較起來似乎有點狼狽。不過,我在想隨便啦,我可要躺在床上就好。我可是騎了兩小時車卻什麼都沒看到的觀光客耶!
6/15/2008
Yael Naim 雅喃
לוותר
כמה כעסים שמרתי במיוחד לך
אתה יקר לי
כמה מרירות אספתי במיוחד בשבילך
אתה הכי יקר לי
רציתי לדעת לוותר לך
כמה מחשבות פרידה שנאה בתוך כל זה צומחת לנו אהבה
כמה סיפורים לאורך השנים אם רק ידעתי כמה אני שקופה לך
רציתי לדעת לשקר לך
כמה פעמים סלחת לי
האם אני סלחתי גם לך
דווקא המילים הבהירות החליקו לי ממני מתחת לשפה
רציתי לדעת לדבר אתך
רציתי לדעת לספר לך
רציתי לדעת להיות לך
רציתי לדעת לרגש אותך
רציתי לדעת לאהוב אותך
Transcription:
Kama keasim shamarti bimyuchad lecha
Ata yakar li
Kama merirut asafti bimyuchad bishvilcha
Ata hachi yakar li
Ratsiti ladaat levater lecha
Kama machshavot preda sin’a betoch kol ze tsomachat lanu ahava
Kama sipurim leorech hashanim im rak yadati kama ani shkufa lecha
Ratsiti ladaat leshaker lecha
Kama peamim salachta li
Haim ani salachti gam lecha
Davka hamilim habehirot hechliku li mimeni mitachat lasafa
Ratsiti ladaat ledaber itcha
Ratsiti ladaat lesaper lecha
Ratsiti ladaat lihiyot lecha
Ratsiti ladaat leragesh otcha
Ratsiti ladaat leehov otcha
Levater
Combien de colères j'ai gardé spécialement pour toi.
Tu m'es cher.
Combien d'amertume j'ai accumulé pour toi .
Tu es ce qui m'est de plus cher.
Je voulais aprendre à renoncer à toi.
Combien de pensées.
Séparation, haine, mais dans tout ça l'amour fleurit.
Combien d'histoires au fils des ans, si seulement j'avais su à quel point je suis transparente pour toi.
J'aurais voulu savoir te mentir...
Combien de fois tu m'as pardonnée, est ce que moi aussi je t'ai pardonné.
Justement ce sont les mots clairs, qui m'ont échappé de la bouche.
J'aurais voulu savoir te parler...
J'aurais voulu savoir te raconter
J'aurais voulu savoir être pour toi
J'aurais voulu savoir t'émouvoir
J'aurais voulu savoir t'aimer
Levater
How much anger have I kept especially for you?
You are dear to me
How much bitterness have I collected especially for you?
You are dearest to me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concede to you
How many thoughts, parting, hate?
In the middle of all this grows for us love
How many stories over the years?
If only I had known how transparent I was to you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lie to you
How many times have you forgiven me?
Did I forgive you too?
It was the clear words that got away from me, slipping beneath the lips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talk with you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tell you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be for you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move you
I wanted to know how to love you
為你
我為你忍受了多少怒氣?
你對我如此的重要
我為你熬過了多少的苦難?
你對我真的很重要
我想找到一個離開你的方法
我為你體驗了思念、分離與怨恨
但對你的愛卻從中而生
這許多年來你捏造了多少故事?
我早該知道我對你只像個隱形人
我想找到對你說謊的方式
因為你不曾原諒過我
我不是卻早就原諒你了?
我忘卻了文字的真正意函
悄悄地逃出了嘴唇
我想找到與你對話的方式
我想找到與你傾訴的方式
我想知道為你存在的意義
我想了解感動你的訣竅
我要獲得愛你的權利
Yael Naim - Levater
6/01/2008
四天又三分之二(1)
恢復不自由的報酬自然就是旅行。沒錢出國,我想就到花蓮來渡過上班前的日子。今天一早鎖上門,背起一小時前才打包好的背包,準備去搭車。到了台北車站,等著十點五十分的火車,車子準時的到達,竟然是傳聞中的太魯閣號!之前訂票的時候並不知道這就是太魯閣號,直到火車行駛進站,我才發現就是這輛黃白相間的快速列車。車子只停三站便到達花蓮,快速是不用講了,但我發覺這部車很難坐噎。一踏上車,看見火車椅子非常的不同,我想就是「新」吧?椅子還有像飛機那樣的折疊小桌子,可以放便當或是雜務。對了,就是飛機。火車的內裝超像飛機的,椅子像、整體感覺像,行李架有點像,最像的就是窗戶的設計。我認為窗戶的設計真是太小了!而且椅背太高還會擋住望向窗外的視線,這實在是令我百思不解的事情,我以為太魯閣號就是要讓乘客享受海景,沒想到遼闊的大海卻被侷限在小小的框框裡,真是太妙了。另外,椅子也沒有靠腳的墊子,乘客睡覺的時候,腳必須放在地板,睡到最後可能會服裝不整,因為會一直往下滑呢。太魯閣號可能只有外觀好看吧?還有速度快的優點,其他的優點,我很難掰的出來。在火車上的時刻,看著亨利米勒的《北回歸線》,其實心裡想著很多事情,想著想著開始頭痛,只好在一股不知名的臭味中睡去,希望可以早一點到達。

到了花蓮,發現還是有很多遊客到這裡玩。而且都是旅行團的居多。背起很重的包包,獨自慢慢地的在月台上走著,但還是忍不住拿起相機照了一下太魯閣號,算是感謝台鐵了。出了火車站,非常習慣地就往 i 走去,這是在歐洲旅遊養成的習慣,但我想台灣版的旅遊資訊中心可能差了很多,只有表面像,實際上呢我想發會不了多少作用。自己拿了一份地圖,前往之前已經訂好的旅行者之家。這家民宿很近,不須幾分鐘就找到了。老闆的父親親切地(很公式化地,他做了三十五年的公務員)與我寒暄,我也很識相地回應。房間很新、很不錯,看得出老闆的用心布置(後來我相信,他們應該是找人設計的),對於一個觀光客而言算是一種奢侈了。但對於我這個似乎對一切都很不滿的人來說,這裡太多做作的擺飾。老闆想要營造家的感覺,但我覺得誰的家像這樣子?反而更讓旅客(我)覺得這只是一個超值的旅店。不過,以一個民宿來說,這家的標準在一般以上,很高興自己找到這家民宿。
接下來要解決代步工具,之前來過花蓮三次,知道這裡沒有車子是很累的。又走到火車站附近的租車行,租了一輛五十 C.C. 的 Vino 來逛花蓮。第一站,麥當勞,研究一下要去哪裡。不過,陣陣的頭痛讓我似乎思考不了,我歡坐在這理想剩強烈的冷氣,坐在裡面觀察花蓮人。這裡的麥當勞真大噎!跟台東的差不多,這時我好羨慕住在東部的台灣人,因為所有的東西都大了一點,道路寬了許多、樹多了許多,就連在這裡上班的人看起來也悠閒許多。時間浪費的差不多了,先往美崙山公園去踏青。

美崙山公園很大,這裡有許多森林步道可以走。雖然是下午倒也有很多人在沿著山坡健行。在這裡走了好久,因為缺少地圖,我迷路了半小時在下坡下坡,還看到一座空軍雷達站。從山上可以俯瞰整個花蓮市,在健行的同時還可以看見客機或是戰鬥機降落,這座山是此區域的最高點,因此雷達站設在此是最好不過的。在這裡大概花了一小時半,心裡想的是,大安森林公園算什麼?這裡的樹大概是大安「森林」公園的好幾倍,比較起來,大安只是有草皮的空地罷了。結束迷路之後,度子餓得發慌,我的頭越來越痛,是該找個地方坐下來吃個美食的時候了。看一看民宿給的美食地圖以及網路上的介紹,美食首選:公正街包子。這家店超好找的,不過呢,我發現我以前來這邊吃過,可是我卻沒有印象,這表示這家店的東西還好吧?我想真正喜歡吃的人應該會同意,如果一種食物無法讓吃的人留下深刻印象,應該就沒有那麼好吃吧?我想最主要是廣告的關係。而且我發現呢,這家店可能太賺錢了,負責點餐的那位女士,似乎不正眼瞧人噎。你跟他點餐的時候,他卻在看別的地方,真令我生氣。一籠蒸餃有十個,一個三塊錢,算是滿便宜的,真的是很棒的小吃,而且內餡很扎實,難怪會有這麼多人喜愛。吃了一籠,當然吃不飽,下一個地點是廣為流傳的液香扁食。我又要以非常客觀的角度來看這一道小吃。我覺得呢,實在不值得。今天還不是假日,我根本不需要等待就可以吃到一碗六十塊的扁食。如果碰上假日,在我的印象中,食客們得等上十幾分鐘才吃的到。等也就算了,問題在於值不值得?今天吃的觀察是,以前還滿有質感的塑膠碗(不知道是多久以前)現在都換成了紙碗。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是生意不好嗎?為啥越來越差?難到賺了很多錢,就會變成這樣嗎?真令我懷疑。我不知道有沒有人跟我有同感?不過,看來吃的人這麼多,我想很少人在意用紙碗吧?平心而論,扁食的份量很夠,聞起來很香,湯頭淡了點,可是算是好吃。不過,客人是很挑剔的。吃完一堆用麵皮包起來的肉團(餃子、餛飩)後,肚子有點漲,該喝點咖啡幫助消化,順便吃個甜點。剛好就到附近博愛街上的咖啡筆記點了一杯濃縮咖啡和烤布蕾。這家店的是義大利 Trombetta 的咖啡豆,這還是我第一次喝到這種咖啡,不過品質很好。這一杯濃縮咖啡的味道不會很酸,也很香,配上附送的巧克力豆,是很不錯的咖啡。而烤布蕾的品質也很棒,不過呢,份量少的令人不敢相信。寬大的盤子盛著只有一公分高的烤布蕾,讓人感覺很不值得吧?吃完後,在這裡寫了一些筆記,不知是不是因為非假日的關係,目前店內只有我一個人。而外頭正在下雨的街道,讓這裡感覺起來還滿冷清的。我走的時候有兩個女生在外頭看著菜單,希望她們進來為這家店添點人氣。現在真的是飽了,但時間還早,該去哪裡呢?選定了常常聽見的石藝大街去一探究竟。位於中山路尾噴泉旁一點點路程的石藝大街聚集了許多賣石頭、水晶的商店,這一個晚上,啥人都沒有。還真冷清,我想又要等週末人潮帶來買氣吧?失望的我想著要如何打發夜晚,決定去七星潭。不過,這又是一場迷路記,花蓮的路太長了!這是我惟一可以自我解嘲的理由。
第一天的最後一個地點,璞石咖啡館。在桃園的時候就常常聽到這家咖啡館的名稱,今晚總算讓我得以點杯咖啡在這裡坐下。首先看看一下咖啡館四周,位在 T 字形路口的璞石正如其名,處於一個很不起眼的角落。四周是樂器店、臭臭鍋、飲料店以及抽水站。但這樣的環境無法遮掩璞石想給予客人的奢華享受。一走進門,是戶外吸菸區、兩座鞦韆、廁所以及阿之寶的入口處。這樣的擺設讓我想桃園中正路的高地咖啡館,不過不是現在的樣子。我認為高地是賺錢後,品質變質的另一個實例。璞石的裝潢很讓我滿意,或者是說很讓顧客滿意。舒適廣大的空間,是非常適合聊天的場合。由於這裡也有表演空間,所以正中央擺著一台鋼琴,等著音樂家來彈奏。點了一份單品的瓜地馬拉咖啡,沒想到這又是另一份奢華。本以為單品咖啡會以「一杯」的形式出現,沒想到來的卻是一壺,再加上兩片甜餅乾。對於一個喜愛咖啡、打發時間的我來說,這是道地的奢侈。一壺可以慢慢喝,而且咖啡也不會變涼而走味,這種想法無疑道出老闆的用心。這一晚,客人不多,一群聚會的高中同學的中年男子,一位貴婦的小孩和外勞、四位女士、一位獨自看報的男士以及我無法辨識出關係的三位女生。我對咖啡很滿意,沒的挑剔。璞石體貼的心意甚至延伸到了廁所裡,邊上廁所還可以聽著上方喇叭流泄而出的爵士。而牆上所掛的畫正是柏林布蘭登堡門附近區域的一座公廁。我會知道,因為我在柏林就看到這座造型獨特的公廁。我不知道這是不是巧合,不過這又是另一個驚喜。璞石真的不錯,我很喜歡這裡,我想之後幾天還會再來一兩次。奢華的璞石咖啡館味我這一天劃下滿意的句點。


[http://blog.yam.com/cafejade]
我的譯域苦行
就這樣過了一年,憑著自己的傻勁與趕稿速度,也只是過著還過的去的日子。我不會忘記那種一個月辛苦下來,戶頭卻只有70塊的進帳(本來是一百塊,可是還要扣手續費),那真是令我沮喪到谷底。或許是因為跟翻譯社合作的關係,所以一直無法把價錢提高,也或許是因為自己的能力與專業背景不足以處理數十萬字的大案子,我以前總覺得做為一個自由譯者應該不會這麼辛苦。但正式做為翻譯工作者之後,頗能體會其中的辛苦。我認為至少要有六個月的積蓄再來轉行,才撐的過一陣找合作夥伴的過渡期。很幸運地,我撐過了,可是這一段時間下來,我還是得放棄,暫時告別這種日子。三年後再來吧!
5/18/2008
焦糖人生
為了照顧姊姊莉莉(我聽到這個名字就讓我覺得這是個搞笑的角色),蘿絲得幫人修剪衣服來過活。而莉莉則在街上撿廢紙,增經還一度撿警察開的罰單,讓警察哭笑不得。蘿絲遇到一位老紳士,彼此都有好感,卻不敢說出來。有一次,蘿絲把修改後的褲子親自送到老紳士家,並在家裡跟他喝了咖啡。不久後,老紳士決定跟蘿絲在咖啡廳約會。蘿絲欣喜之下,總算踏進 Si Belle(法文,是『真美』的意思吧)沙龍做頭髮。蘿絲染了一頭的紅髮,而且興奮地在約會前坐在梳妝台化妝。可是莉莉不停地打斷她化妝,還說些取笑蘿絲的話。就在妝快要畫好的時候,蘿絲淚如雨下,竟然拿起化妝棉一邊哭泣一邊把裝卸下。而這時,在咖啡廳等待的老紳士也起身離開了咖啡廳,穿著蘿絲改好的褲子慢慢地走回家。在我看到蘿絲擦去化妝的那一幕,讓我想流淚,我想人生中總是會有這種在親情與愛情之間的痛苦選擇,而導演選擇這樣詮釋,令我很感動。
還有,劇中的女主角拉雅由導演娜迪拉巴基演出,她還負責編劇,而電影的配樂則由導演的先生負責。這是一部展現出女人萬種風情(我決定不要使用這個字眼,還是用了)的電影,不過我不知道是不是黎巴嫩的女人都如此,但我相信戀愛中的女人都有一種魔力。片中只出現幾個男人,不過卻是主導劇情的重要角色,如拉雅的秘密情人,妮絲琳的先生,老紳士還有那位可愛的警察。
片中還有很多有趣的電影情節,但似乎沒時間寫了,很怕寫出一堆毫無意義的論點,所以就這樣了。
Caramel - سكر بنات
4/24/2008
my favorite reggae songs
bob marley - no woman no cry
Bob Marley - I Shot The Sheriff [ LIVE ]
Bob Marley - Get up, stand up (Live)
12/04/2007
《布拉格練習曲》Empties
我一直都很喜歡捷克片,我所看過的幾部片都給我留下很深刻的印象:逗趣的對話和異想天開的想法。我曾經在捷克自助旅行了兩個禮拜,深深感覺到這個國家的人民是如此的愛好歡樂,而首都布拉格更是熱鬧的不像話。可是離開了首都或是觀光景點,我所見到的又是未整修的道路、老爺巴士以及扔在路旁任由生鏽的汽車,這種矛盾存在於同一國家讓捷克對我特別充滿了吸引力。
因為跑錯電影院,當我坐下的時候已經開始十分鐘左右,錯過開場。一進去就聽到觀眾哈哈大笑,想必這也是部超爆笑的電影。外型酷似史恩康納萊(Sean Connery)的男主角是位退休的學校教師。但是人老心卻不老,老伯伯卻不安於室,老想往外跑。這種心態讓他的妻子非常的不悅。一天,老伯發現一件讓他心動不已的差事:快遞員。布拉格的地勢有高有低,而且有許多大石子路,要在這裡騎腳踏車可需要一點技巧。而老伯卻想跟年輕小伙子比賽,在這個追求速度的快遞業裡爭奪第一!老伯的太太說他瘋了,可是卻一點也不減少他調整腳踏車的勤勉,準備明天騎上鐵馬征服布拉格快遞業,這種雄心壯志真不輸給小伙子。穿上禦寒衣物在積雪的道路上疾馳,老伯拿著對講機遞送著一件又一件的任務。一切似乎很順利的時候,老伯騎著車下坡,卻一不小心飛了出去!我想導演在這裡有點誇大吧,老伯飛出去還把路旁的欄杆都撞倒了,因此一隻腿打上石膏,他的夢想也破滅了。
一心不服老的老教師過不久又活蹦亂跳的吵著要出去,這次夫妻倆去超級市場買菜。但這下可好了,老伯去回收玻璃瓶的時候看到了要徵回收櫃台人員的消息,於是馬上去應徵,隔天就上班了。老伯在這裡可以接觸到許多人,他也樂得跟許多人交朋友,甚至還為他的同事 — 殺妻未遂又沈默寡言的軍官 — 撮和了一段姻緣。這位月下老人深怕自己功力減退,竟然又為自己剛離婚的女兒撮合,這次的對象是以前學校的副校長。這些種種的趣事,都是因為在回收櫃台做事而發生,這裡成為老伯的生活重心,也更惹的太太抱怨不斷。
不認老的伯伯在回收台時有位總穿著低腰褲或群子的辣妹來退瓶,而在辣妹右邊髖骨上有著一條條,類似計數的符號。老伯一邊欣賞辣妹的身材之餘,一邊與一個年輕同事猜著那記號是什麼意思。結果兩人達到一致答案,那是辣妹男朋友給她高潮的次數。從這開始,終於點出了老伯不服輸的真正目的,他想證明自己還能“辦事“。他要他前女婿給他一些藥,可讓他再雄糾糾的出征,所以戴上了檢測儀器。而一天下午,辣妹又來了,而記號的數量又增加了。這更令老興奮不已布以,便靠在櫃台上欣賞著上門的女顧客她們透過陽光照耀而從薄裙後若隱若現的臀部與美腿。而他每晚的春夢的內容愈來愈豐富,但每每在重要時刻就醒了,讓他難過萬分。這一天,他到女婿那裡去看檢測報告,女婿說他很正常,可以作戰他便等著機會來臨。有一天機會來了,學校老師說很想他,想跟他單獨見面。他準備鮮花、美酒到了女老師家門,按下電鈴,開門的卻是他先生!!自此,他終於放棄了。
老伯在超市裡發展自己的長才時,他太太則在家裡教德文。一位在市公所做事的員工每天只學著如何正確的講“我愛您“。結果,竟然發現他的對象正是老伯的太太。王先生(市公所職員)說她是“優雅又嚴肅“,這真是形容的好。對我自己來說,德國的事物正是優雅又嚴肅,完全符合我內心對德國的定義。
多虧老伯,他的同事結婚了。證婚的正是那位崇尚德國精神的王先生。參加婚宴時,老伯先回去了超市一趟,發現新裝了一部回收機器,老伯黯然的辭職離開。因為這樣就再也無法和大家聊天、打屁,而只能待在冷冰冰的機器後收拾殘局。回到婚宴,他看到了辣妹,也發現其實她腰上的記號竟然是計算啤酒數的,老伯的美夢又破碎一個,玵看到王先生正在和太太高興的跳著舞,他卻無來由的忌妒起來。老夫老妻的結婚四十週年即將來到,老伯帶著太太去搭熱氣球。原本是一個美好的禮物卻陰錯陽差的出了紕漏,兩人飄向天際不知會到哪裡。樂天的老伯不斷的安慰著太太,而太太卻不斷的說他們要死了。這段旅程似乎是電影的真正目的,想表達出老伯其實深愛的還是自己的老婆。盡管有這麼多誘惑,有這麼多機會,老伯還是覺得自己活了這麼久,最愛的永遠還是她太太。熱氣球之旅很好笑,但也很溫馨。
《惡童當街》Tekkon Kinkreet
這部動畫片的氣勢磅礡配樂讓我很感動,感覺像是再看一部歌劇片。有交響樂為背景再加上重節奏的電子樂,讓我覺得是一部不看影像也可自我想像出一個充滿幻想與不實際的“寶町“。
一開場是小黑(Kuro)的獨白,高高的站在高塔上讓我好奇導演 Michael Arias會用哪種方法來處理小黑的特異行動力。我隨著那用交響樂交織而成的磅礡開場配樂,目不轉睛的盡量抓取那充滿許多色彩、建築、招財貓以及河流的寶町。導演的節奏非常的快,但每一個畫面卻是如此的豐富,如果可以我真希望可以暫停一下畫面讓我好好看看每一個畫面的仔細構成。隨著日哥哥與夜弟弟的出場,導演植入了自由路跑(parcour or free running)的元素,讓小黑、小白(Shiro)可以迅速地爬上爬下,而那個“五點“的作戰計畫,其進行的畫面讓我想《企業戰士》的開場,以最短的時間爬上一座大樓集合看日出。可是這部動畫片等待的卻是千手象神的出場!
這一點讓我驚訝萬分,因為在整個充滿歐洲風味建築的寶町、鐘樓出現的應該會是由齒輪牽動的木偶,述說寶町的歷史或是節慶。沒想到出現在眼前卻是一個由蒸汽推動的千手大象神,那種不和諧感應該是非常極端的,可是不知為什麼我可以接受這種不合理。我想這可能是因為Neko(貓,也就是Kuro和Shiro兩兄弟)那種超人般的移動方式讓我覺得這就是一部非常奇特的電影而毫不覺得怪異。
隨著故事發展,大約可以了解寶町是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以及它所面臨的危機。這個被河水包夾的島嶼(個人覺得像是放大版的巴黎西堤島,但卻又有威尼斯的繁複水道,或許是個綜合體?)程區大部分都已經老舊,而人口不斷擴增更讓這裡飽和。所以,資本主義進駐,這裡必須要蓋大樓、建新的遊樂中心來賺取利益。可是黑社會老大老鼠面對要拆除紅燈區的念頭卻猶豫不決,反而因此跟老闆意見不合。老鼠是一個喜愛這個城市的過氣頭目,小黑也喜愛這個城市,而且以實際行動來捍衛這座城市。因此不斷的與黑社會動手。
如同他的名字,小黑所代表的一種暴力美學。他與烏鴉一起出現的舐血行動成為令打手聞風喪膽的報應,因為小黑堅稱寶町“是屬於我的城市”。而小白則不同,他雖然也有著驚訝的行動力,可是他的思想是潔白純潔的。他常常幻想著到一個清澈的海水中游泳,也夢想著蘋果樹迅速的長大。童心未泯的小白看到了小黑(也或許是我們?)所看不到的,也就是一切事物的光明面。他總是懷抱著希望在這個混濁的土地上生活著,或許這也就是他的生命力如此旺盛的原因。
我覺得其中有一個場面很有趣,小白洗完澡,夢想著騎著大象繞圈子,導演就真的畫了一隻大象。這場面讓觀眾笑了出來,但這可能是暴風雨來臨前的最後一刻寧靜。
飛行,是這部片其中一個元素。取代老鼠進行肅清地盤的蛇老大是個怪異的男子。他那詭異的笑容背後藏著黑暗的心。他成功地利用高科技快速地把建立遊樂中心的地盤肅清乾淨,遊樂中心很快的開始動工。可是,他卻無法逮到“貓”。他為此請來了三人職業殺手,高大的身軀卻行動靈敏,讓我想到七龍珠的賽亞人。最重要的是,他們具有飛行能力。他們在接獲命令消除貓之後,便從高塔跳了下去,而他們並未墜地身亡反而如帶有噴射器般的往前飛行執行任務。由於這三個人又是怪異的語言,不禁讓我以為他們是外星人。我沒看過漫畫裡這三個人的背景是什麼,但我覺得似乎也有些矛盾。竟然他們會飛,可是他們的死法也都太平常了,一個被火燒死而另兩個則是被刀箭刺死。但似乎不該這樣想,如果他們不這樣死的話,真的要變成七龍珠那樣冗長了。
殺手的追殺讓小黑與小白正常的日子產生嚴重的變化。他們得時時小心殺手的攻擊,還得想法維持自己正常的生活。但該來的還是來了,小黑面對殺手的攻擊招架無力,受了傷並帶著也同樣受傷的小白在寶町裡閃躲殺手的攻擊。殺手就像打不死的蟑螂尾隨著兩兄弟,小黑與殺手像賽亞人那樣從天墜落到地面上,所看見的是殺手的頭重擊地面而流出一灘血,原以為就此可以結束打鬥,但殺手真的就像打不死的蟑螂那樣站起來抓住小黑準備結束他的生命。但只見一把火,自小白手中掉下的火柴點燃被澆了一身汽油的殺手,殺手一命嗚呼。這場打鬥給予小白的精神打擊太大,因而精神恍惚。在一次落單的情況下,小白受了致命傷也因此讓小黑決定離開他自己進行復仇的行動。小白則在警察的照顧下,每天畫著圖在安全的環境下渡過。但是兄弟倆雖然不在一起,心靈卻是相通的,時時惦記著對方。小黑除了殺戮之外,已經成了一個失心瘋的少男。一天晚上,小黑帶著假想為小白的布娃哇到了遊樂園,在這座開啟一切紛爭的嬉戲樂土上即將上演最後的廝殺。
殺手追到了遊樂園,面對意識不清的小黑,他們快速的將弓箭射進小黑體內。正當小黑面臨生命垂危之際,另一位更厲害的殺手“黃鼠狼“出現拯救了小黑。他熟練的戰技閃躲過了弓箭,並在不到兩秒鐘(?)的時間內解決掉兩位身形比他高大還穿著愚蠢盔甲的殺手。看到目前為止,我覺得我的頭有點痛。因為導演使用了許多簡短片段,讓電影內容的情景跳來跳去,跳的好快。幾乎在這場打鬥之前的情景都是如此,我有點想抗議,這樣看得好累。看完這電影,覺得這部片可以分割成好幾集來播放也不成問題。可是導演在這時換了一種手法,以非常長的時間來詮釋小黑與黃鼠狼的內心抗爭。黃鼠狼想把小黑拉入黑暗的世界稱王,可是卻為心中那一點點殘留的純潔而內心交戰。他們處在想像的空間中,抽畫圖案與融化的幾何圖形再加上刺耳的配樂,讓這一段的場景成為可怕的惡夢。但最後,小黑還是成功抗拒了黃鼠狼,成為一個把黑暗力量封存在體內的鬥士。
電影的結尾,是小白夢中的情景,但這一次他們真正的在海邊嬉戲。小黑坐在高聳礁岩上跳水,而小白則再次運用想像力在海岸上堆疊出一個珊瑚礁世界,在他的世界頂端是一個小天使:愛的象徵(?)
我想這部電影所要強調的應該是希望我們保持希望吧?在這個充滿怪異亂象的世界上,似乎只有保持著想像與天真,只有可能獲得藍天白雲,遠離一切奢望。雖然頭痛,但還是一部好看的電影。
11/25/2007
《大吉嶺有限公司》The Darjeeling Limited
片子的開頭有部短片,說的是一個離開家鄉在巴黎騎士旅店 Hotel Chevalier 住了好長一段時間的衛傑克的故事。一開頭,我就覺得有點好笑。傑克用流利的法語點餐,可是卻不知“起司三明治“怎麼說,於是用“英文“問櫃台應該怎麼說。而櫃台也告訴他是“Sandwich fromage“,表示櫃台也是會說英文的。哈哈,這或許就是 Winders 的幽默之一。或許傑克每天點的都一樣,但今天點了新的 Sandwich Fromage,也或許說明傑克想以說法文來獲得一種身份認同?
女友的意外拜訪,讓傑克非常的驚訝,因為他是刻意躲避所有人到巴黎來的。兩人這麼長一段時間不見,自然渴望身體的高潮,可是傑克卻很無情的說分手後,他再也不想跟她做朋友,澆下一桶冷水。短片以兩人在陽台看風景結尾。這部短片似乎與片子並無很大關係,卻算是提早透露出魏傑克的心情故事。
Bill Murray 在開頭出場,以追趕不到火車帶出了片中主角衛彼得(Andrien Brody《戰地琴人》) 及片名。然後鏡頭拉過整列火車,從猶如集中營的髒亂、簡陋的低等車箱到臥鋪(這裡可以看見捧著PowerBook用一隻手打字的布蘭登)到餐車再到了預定的車廂。一打開車門,看見了不陌生的傑克,以及出了車禍的法蘭。三兄弟失聯很久,一見面必定有許多事情要抱怨,不過大哥法蘭一開始就訂下協議,就是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發生?三人同意後,到了餐車去喝酒、聊天。在這一餐中,顯露出三兄弟的個性:法蘭事業很成功,是個很愛指使旁人去做事的有錢人,但缺少與人的互動(這一點後來發現是遺傳至媽媽);彼德是個個性很固執的性情中人,雖然表面喜歡故作冷酷(老是帶著爸爸的墨鏡,似乎可以遮蔽自己的真實感情)卻是一個最具有感情的人;傑克是個作家(好像家族裡的老么都比較會從事這類工作?),沈默寡言、猶豫不決,但是個獨立的 Love Child(他對性很直接,有很多的情感急於向別人宣洩,但love child也是個私生子,看不出傑克是受誰影響,所以有此猜測)。
三兄弟輪流述說近況,彼德“搓搓臉“(Robby,傑克為彼德取的綽號)吃了頭痛藥,接著傑克也拿了感冒藥出來,法蘭則拿出超強止痛藥,三人索性交換吃藥,以求最大止痛效果惹的鄰桌的兩位健壯德國女人白眼。之後的對話,則是幽默中帶著濃濃的敵對味道,令我不禁懷疑三兄弟能不能完成這趟“心靈之旅“。傑克拿出他最近寫的一個故事,內容並未向觀眾仔細陳述,但是會在片子接近結束時以一種回憶的方式來呈現這個故事。彼得看了,跑到廁所裡偷哭,而法蘭之後看了也覺得寫的很好。這個故事寫的是三兄弟參加父親葬禮前所發生的事。聲稱自己是父親最愛的彼德堅持要到修車廠拿老爸的車子參加葬禮,在與車廠老闆爭執的同時,法蘭接到電話獲知母親無法參加葬禮。這個插曲也就造成了這次心靈之旅的主要目的:尋找母親。
Wes Winders 的獨特風格在列車上以及千牛殿裡展現無疑,荒謬的事件曾出不窮,而充滿衝突與矛盾的對話也令我在心中不斷的揣測其中的含意。而最主要的則是,如同《海海人生》,看他的電影就是參加一場解迷之旅。他可以讓我完全專注在現有的劇情,不會想要去猜測劇情會發展成如何,真實呈現出一個人的生命成長。過多的猜測都是無用的,事情就是這樣發生的。
在經過打破香水瓶、抽煙、毒蛇、吃藥許多荒謬事件後,列車長把三兄弟趕下車,還有一大堆行李箱。傑克的露水情人,瑞塔則給了傑克一袋子藥,患有禿頭症的布蘭登小精靈也辭職,便與列車消失在黑暗中。三兄弟失望之下,做出決定結束這場心靈之旅,分道揚鑣。在路上看到同樣也是三兄弟的當地小孩渡河,卻不幸墜落急流中(但我覺得這條河應該很淺)魏氏兄弟奮不顧身的前去搶救,彼德不幸與其中一個小孩被急流衝到下流。彼德流著血抱著身軀冰冷、沒有氣息的小孩上岸,讓彼德很傷心。被趕下列車的魏氏兄弟決定結束心靈之旅,沒想到心靈之旅卻在這時展開。彼德的心情降到了谷底,他這時也放下了冷酷表情,流露出真實情感以及未能拯救小孩的愧疚。參加小孩的葬禮讓他們想起父親的葬禮,這時便上映了三兄弟(雖然傑克一直說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虛構的)參加葬禮之前的故事。這時,我又得拿來和《海海人生》比較,Wind Wenders 似乎以死作為電影旅程的轉淚點。《海海人生》中以 Zizou 船長私生子的死亡而堅定了一定要尋獲五彩鯊的念頭,而這部片則以小孩的死亡來決定三兄弟一定要見到母親的決心。
三人到了喜馬拉雅山,母親的修道院。這裡,Wes Winders 又用了一個巨獸(《海海人生》中是五彩鯊)吃人虎來增添荒謬性。三人見到了失聯許久的母親,就在他們認為這一切都要有答案的時候,母親又離他們而去。魏氏兄弟們或許認同了前一晚母親所說得話,過往不究,也對母親這一次的離去比較釋懷了。三兄弟在早晨以孔雀毛祈願之後,總算開心的結束這場旅程。Wes Winders 的結尾似乎就是這樣雲淡風輕,儘管歷險過程是如此的荒謬與不可信,結果卻是如此的令我信服。在真實的人生中,我非常認同這種淡淡的結尾。這樣讓人更覺得電影是接近我們的。
旅程結束的途中,傑克唸出了電影開頭的短片故事,不同的是傑克不再否認這次故事中的主角是虛構的。傑克總算下定決心,結束這段感情。結尾又回到了車站,這次還是一樣沒追趕上火車,三兄弟和三、四個行李員拿著行李箱在後追趕火車。傑克說,「父親的行李箱這次趕不上火車了!」接著,三兄弟就拋下一堆象徵對父親的記憶的行李箱,開心的面對嶄新的未來:布蘭登可能回到法蘭身邊繼續工作、彼得高興的準備當爸爸(雖然,他買的嬰兒服在行李箱裡)而傑克則丟下了感情包袱。最後有一個鏡頭是在拍所有人在一列火車上,每個人的生活,很有趣。發現彼得的毒蛇沒死,而在列車長的房間裡、Bill Murray 趕上火車了、Natalie Portman 則在義大利等著傑克⋯⋯。
很喜歡 Wes Winders 的這兩部片(另外一部是指《海海人生》),雖然一開始不想提到《海海人生》但似乎一直想要作比較。《海海人生》只有DVD,不過應該很好找。相較起來(又再比較了!),《大吉嶺有限公司》有更多的笑點,而《海海人生》的荒謬性更多。但兩部片子都把死亡作為一個帶有正面鼓勵力量的事件,這就是導演的風格。傑克說故事中的主角都是虛構的,但我認為 Wes Winders 的片子多多少少影射出他自己的人生。
11/08/2007
克羅埃西亞
Powered by ScribeFire.
11/01/2007
被肢解的樹木
本來是不會注意這些事情,可是我家陽台外嚇得一片小樹林,這幾天卻被砍掉了,成了光禿禿的枯木。本來是不會注意的,不過有一天早上在陽台清貓砂的時候卻發現了這片難看的景象。原本家裡的貓在坐在陽台邊欄上專心的看著樹林裡的鳥,那裡可是一個賞鳥的好地方。因為那片小樹林大概快三層樓高,每每早上和黃昏都有許多麻雀在林間嬉戲。貓兒就坐在陽台上或窗台上,讓眼睛隨著鳥兒的飛行搖頭晃腦,煞是可愛。因為卡羅莎颱風的來襲,社區不知道啥時故人把樹林砍了!我想貓貓們應該會傷心一陣子。
上班途中看到仁愛路上的樟樹也遭到了「修剪」,醜陋的樣子畢露更讓我覺得荒謬。颱風早已過了,可以熬過如此強風的樹幹必定是強壯有韌性的。可沒想到卻要在颱風過後如此久的時間後被養工處人員砍伐,真是可笑。我總覺得修剪樹木也是一種學問,不是隨便拿著樹剪或電動鋸對樹幹動刀就好。畢竟,隨便一根粗壯的樹幹都要花費好幾年才能長成,而且可以有效阻擋強風。我們要作的應該是時時記錄樹木生長狀態,適當修剪而不是有颱風來了,趕快把樹枝都鋸下來。這只能解決眼前的急迫問題,而無法面對長久的威脅。應該要做到,不管颱風何時來都已做好準備的作法。
Powered by ScribeFire.
10/23/2007
the worms is coming out
i am completely forgetful of things when i returned home. it was just like a match that has been extinguished. all of a sudden, the light went off and my memory seems to flee from me. it is also terrible that the dream i had during that afternoon's sleep came back to me so often. so often is the dream that it occupies all my mind. the worm's outline is especially in my mind. no sometimes it seems to appear in my eyes. from my fleecing memory, i can still remember that just recently, hmm... five minutes ago, when i wash my face. i used my hands to splash my face. just as i open my eyes, i seem to see a worm's tail disappearing from my eyelid. no, i think it's inside my eyelid. shockingly, i turn around my eye balls, trying to feel any discomfort in my eyes, but there seems to be nothing. i feel no pain in them.
perhaps that worm is coming out from the cage from my head. it is a terrible thought to think of the possibility that there is a worm roaming in my brain. and that vicious worm is fed on my memories. i am throwing up, hoping to drive the worm out of it.
Powered by ScribeFire.
10/18/2007
the worms in my head
i walked off back to the apartment i rented for the two weeks' visit. it was a small but really functional unit. i brushed my teeth and drew the curtain, putting the pebble over my head closet. i got too early, and it was time for a makeup sleep.
i slept tightly, curled up in the bed. the wind blew open the door, i got up to close it. as i turned,strangely, i noticed that the pebble had gone. i went searching for it and looked all over, but only in vain. i wanted to give and go back to sleep. after all the pebble wouldn't flee away, it doesn't have feet. i lied down, yawning and stretched my legs. as i prepared to close my eyes, i noticed that the pebble was atop the closet how strange? i didn't notice. but even more stranger was that it began to move. just like a transformer robot, the pebble stretched out its legs and tail! i narrowed my eyes and wonder what the pebble would become. was it a worm? but suddenly it jumped in the air and hit my head.
i woke up in sweat. it was a dream, but a realistic one. i turned around the see the pebble in full suspension. but there it was, it was right there. i grabbed the pebble and threw it into my backpack. i shouted at it and then later, went to sleep.
Powered by ScribeFire.
10/16/2007
the latest Mac OX is coming out ...
Powered by ScribeFire.
10/14/2007
marie antoinette
what i think about the movie? i think this movie is really entertaining. ha ha ... to say the movie is only entertaining means it's not that worthy of movie ticket fees. in Taiwan, this movie can be listed in the rosters of second-round movies, when seeing two movies with the price of a latte. however, to do the movie justice, i would say that sofia coppola has achieved something great. the scenes are great, all shot in Versaille and Paris. the costumes are also spectacular. the gowns, the hairdos, i think this movie has paid a perfect attention to every detail except the mischief pair of Converse sneakers! yes, it is right there, when Marie is sick of the boredom in the Versailles and decides to spend fortune on luxuries. the pair of bluish Converse sit comfortably, as if it's forgotten, before a feet stool. it appears for two seconds or so, but i think that's hilarious enough. i laughed in the theater, and everybody looked at me for this impolite laugh. well, i think they didn't see it.
movie manias go to this movie cannot but notice the modern rock soundtrack of the movie. i think coppola has intentionally dubbed the movie with rock music. since for a such young girl like marie, she would only care for rock music. however, it is obvious to notice marie's distaste to courtesy and manners. she alway displays her true emotions, her playfulness, and her innocence. her gay temperament has affected people around her. her life at the Petite Trianon has showed her desire for peace and simple life, and maybe a little love affair.
the encounter with a Swedish military officer, Count Ferson, represents the end to marie's happy life. her childlike innocence has gone with this handsome man to america. thus, sad days come as the finance of france has weakened because of war. marie was often criticized by the people for her extravagant life, one rumor has it that when marie hears that people have not bread to eat, marie replies "let them eat cakes!" this demonstrates the image of marie in the hearts of people of france.
as we might have known, the story ends up with Marie being beheaded. but the movie does not show the scene. i was quite surprised to see that, as i thought the movie talks about the life of marie antoinette and how is it possible to skip the final days of her life? maybe coppola has run out of budget. i did remember the scene when marie left the Versaille. she once asked her husband to watch the sunrise with her. but he didn't. for now, they would never have the second chance to watch the sunrise. when they left the Versaille, the story also ends. i was surprised by marie's insistence in staying with Louis the 16th. from the luxirious life showed in the movie, i thought that she would run away fast with her friends. however, it is not so. her courage and courtesy has impressed me. as i look into the documents of marie antoinetter, she seemed to be a very good example of royal elegance.
the movie is good, but from the beinning to the end, i can't get what the director is trying to say. i now know the story of marie antoinette, but what's the point of making a movie that has a neutral stance? if not for the costumes and music, the movie is not special, but if not for the theme of marie antoinette, the film is just a rock MV. maybe i will try seeing coppola's another film lost in translation.
Powered by ScribeFire.